真相丨鱼柳、蟹柳、牛柳……揭秘“柳”字背后的猫腻
2016-09-25 09:09:20
  •  鱼柳、蟹柳、牛柳……写出这几种名字时,已经不争气地咽了几下口水。

      

    不过,当你在超市、菜市场或者电商平台买这些“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可能不是真的肉?


    1

      

    蟹柳,可能不含蟹肉  

    蟹柳,也就是蟹肉棒,其实不是蟹肉做的,而是一种冷冻鱼糜的“仿生食品”。

      

    冷冻鱼糜,经过急速解冻后再次冷冻,就能得到和螃蟹肉一样的纤维感,然后做成蟹肉的棒状外形。

     

    2

      

    最外层当面的红条,用的是食用色素染色,比如红曲色素、胭脂红、胡萝卜素,再加入蟹肉风味的食用香精。

      

    蟹柳从外观和口味上都模仿了海产品,实际和蟹一点关系都没有。正规情况下,产品命名是要求在商品名称前加上“模拟”二字的。

      

    经常能一起吃到的蟹粉、龙虾丸、鱼豆腐、鱼丸、鱼饼、鱼糕、虾饺……也都这种仿生食品。

      

    而且制造商除了使用鱼糜,还会添加淀粉、豆粉等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按照已有的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不得少于 7%,淀粉含量不得超过 15%。

      

    有些吃起来缺少弹性、有明显“粉质”口感的蟹粉或丸子,可能是不符合产品标准的、完全以淀粉为主加工的廉价产品。

      

    鱼柳,可能“偷梁换柱”  

    经常能看到的鱼柳,就不是仿生食品了。

      

    都说吃鱼营养好,而鱼柳肉质滑嫩又没有刺,烹调处理和吃起来都省去不少麻烦,就受到不少朋友的喜爱,网络销量一直不错。

     

    3

    不过仔细比较地话,你会发现价格上有点奇怪。

      

    号称“越南进口龙利鱼柳”,5斤只要58元,价格很实惠的样子。可是龙利鱼是一种深海鱼,因为产量不高,一般3斤就要卖600多元!

     

    5

    龙利鱼柳

      

    而很多在售的“龙利鱼鱼柳”,实际上是产量高得多的养殖淡水鱼“巴沙鱼”。

      

    切成片之后,确实很难分辨清楚“李逵和李鬼”。不过巴沙鱼是价廉又物美的选择,如果买到便宜的“龙利鱼鱼柳”,也不影响吃鱼的营养。

      

    牛柳,可能“挂牛头卖鸭肉”  

    曾经有过新闻曝光:某些商家用鸭肉制作假牛柳,还混入超市去买;一些餐馆或中餐外卖店,也会用鸭肉来冒充牛柳;或者会用猪肉染色冒充牛柳做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建议大家要对于颜色红得不正常、口感嫩得有点奇怪的牛柳,要提高警惕。

     

    7

      

    特别是一些不够正规的外卖产品,用牛柳做的菜式,是有以次充好的风险的。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