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天津红日药业的高管们至今记得,2001年因主营产品被降价80%,这家本来效益还不错的制药厂濒临破产,其账户余额最少时只有5万元人民币。为了省钱,公司那时甚至不敢开暖气。
这种窘境,在推出新药“血必净”后终于消除了。这款治疗脓毒症的中药注射液2015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0亿元,成为该公司起死回生的“杀手锏”。截至2016年初,红日药业总资产已达64亿元,市值约150亿元。
同在天津的川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荣景象。这家民营企业生产的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占据了中国高铁6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在京沪高铁、广深线等高速铁路中都有应用,还销往台湾地区及白俄罗斯等市场。
让这两家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不仅是过硬的产品,还有创新机制。
继《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之后,今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文进一步表示,要支持制造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各类创新平台,加快构建支持协同研发和技术扩散的“双创”体系。
在官方的鼓励下,中国企业正在和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希望联手构建以创新为本的生产模式,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在天津这个老牌制造业基地,借力外部“智囊”成为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共同选择。
红日药业总裁吴玢告诉记者,“血必净”的成功,是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奠基人王今达合作的结果。尝到甜头后,公司意识到必须紧密依靠科学家,让其科研成果在市场上充分体现价值。
于是,红日药业建立了中国制药企业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与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等多位院士展开合作,以独资、参股、一次买断等方式让利于这些专家。公司还设立了科学家试错基金,允许失败和犯错,为其解除后顾之忧。用吴玢的话说,这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就是企业的“智慧大脑”。
“民企要想和欧美同行‘抢地盘’,只能靠创新。”在川铁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梁霄看来,中国高铁的快速扩张必然带来大量技术难题。在提供解决方案上,高校和设计院最有发言权;至于如何把方案变成现实,企业最有发言权。在此情况下,产学研相结合就成了产品开发“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
现在,川铁电气公司已和中铁三院、中铁六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很多高端产品和重大项目就是这么来的。”梁霄说。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受益。成立一年多来,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和企业的合作已全面开花:除了和中广核集团、海尔集团等多家行业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外,还建立了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目前,该研究院已成功孵化了5个产业化公司,签订科研项目合同29项,科研合同总经费达8000多万元。
“我们建院的目的,就是要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通道,发展成行业、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说。像这样的外派研究院,清华大学还有十几个。
得益于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正在被改写。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榜单,中国在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中竞争力最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中国的名次已从2010年的第43位升至2015年的第29位。
“可以预计,中国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创新的社会化特征将愈发凸显。”赛迪智库工业科技研究所专家何颖称,这些创新协同网络将成为未来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标配”。
来源城阳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