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送上门 让果品回归“城阳味儿”
2018-08-16 16:50:58



  • 【导语】

    说起城阳水果可是远近有名,每年从春天开始一直到深秋,樱桃、红杏、草莓、葡萄,还有杠六九西红柿、叶儿三黄瓜,甜的纯粹、酸的有味。可是近年来,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就是这些果蔬味道没有了以往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近日,城阳农业局联合青岛德地得农科特聘荣获国家友谊奖的俄罗斯土壤专家进入田间,现场“诊断”,让果品回归“城阳味儿”。

    【正文】

    在夏庄街道的一处西红柿大棚里,专家一行与农业局工作人员先后查看了使用了某新型土壤改良剂的西红柿和丝瓜植株生长情况。

    【同期声】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俄罗斯土壤专家  瓦顶米尔

    我来到田间看到使用效果,非常开心,看到中国的农民正在使用我们的技术,它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效果,是因为这种高活性的干硅酸给土壤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们看到了它的座果率的变化,它植物健康程度的改变,它其实是帮助植物更好地抵抗疾病。

    【正文】

    据种植户赵先梁介绍说,他已经在这里种植大棚十四年了,一开始产量挺高,后来随着化肥使用,土壤出现重金属超标、土壤酸化等问题,不仅产量下降,客户也反映产出的西红柿也越来越缺少西红柿味,近两年来,城阳区农业局经常派专家深入田间技术指导,特别是从去年开始,针对土壤问题,联合专业公司对农户持续跟踪进行针对性指导。

    【同期声】夏庄街道西红柿种植户  赵先梁

    原先那种经验种植是真不行了,用以前方法种出来的菜是一年不如一年,发(芽)再好,成活率也差,还不大坐果。今年基本上层层有果,今年产量比去年得翻两番,现在这个菜产量、品质上都有所提高,好吃了也好卖了,价钱也上去了。

    【正文】

    同样受益的,还有跟赵先梁家大棚相邻的赵素香家,她家有两个大棚,种植丝瓜多年,采摘旺季时候一天最多采摘38斤,两个大棚总收入八千多元,现在采摘刚刚开始不久,一天就已经达到180斤,收入翻番已经不成问题。

    【同期声】夏庄街道丝瓜种植户  赵素香

    (农业老师)一星期过来查一遍,(土壤)缺什么就拿东西投上,土壤改良好了人家的(菜苗)都死,我家也没有死的,(老师指导)一开始半信半疑,现在受益了就信了。

    【正文】

    看到农户对科技的接受,对新产品的欢迎,一直致力于给农民带来最好技术服务的青岛德地得公司员工们感到非常欣慰,为了更好服务群众,让果品的城阳味道回归,在当初科技与经验的对比中,面对更相信经验的农户,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多。

    【同期声】青岛德地得公司商学院负责人  生伟

        比如说有一些农民可能种了很多年的地了,他们在他的意念当中,感觉到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种地,好像土壤当中所有的事情他都已经见过,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地需要科学地去种,尤其是现在土壤酸化特别严重,土壤破坏特别严重。

    【正文】

    本着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提高果品的品质,加快城阳农业的生态发展,城阳区农业局一次次派出专家,同时发挥青岛农业大学在城阳区优势,建立农大教授一对一合作关系,把培训会开在田间地头,与农户在大棚里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培训,现场找到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容易叫农民亲身体会让农民真正学到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的价值。

    【同期声】夏庄街道果品采摘园种植户  周中雷

    去年葡萄粒小,糖度不够,今年糖度大,叶片很好,葡萄大,品质好,甜度高。科技送上门这项政策比较好,首先受益的是农民,品质高了价格就高了。

    【同期声】城阳区农业局副局长  段永颂

    我们对农民培训,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农民在品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方面都受益很大,不仅使农民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种植办法和防治病虫害的先进的办法,为农民架起了科技的桥梁,同时把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也送到了农民的心中,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好各方面的专家人才优势,特别是国内外的专家,对我们城阳区农业给予支持和帮助。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