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ada9e3581545b3a0d2e348fb49426b_h264_800k_mp4
时长:
提到记者,很多人心中想到的,可能是在台风地震中坚守报道的身影,或是在黑作坊黑工厂里调查暗访。然而不是所有的新闻从业者,都有机会报道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更多的记者,每天面对的是身边的新闻,记录着一些看起来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正是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构成了真实的生活。今天的记者节特别报道《记录时代的人》,我们就带您认识一位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自城阳广电中心的苟旭迪。
2004年,苟旭迪开始分管城阳广电中心的外宣工作。工作仍在一线,重心却放在了对上发稿。把城阳的新闻发到青岛台、省台、甚至央视,是苟旭迪和同事们最主要的任务。
虽说新闻资源丰富,但能不能挖掘出来可是门学问。怎么让各行各业的人主动“交出”选题,苟旭迪的方法就是交朋友。
牛翠宁是城阳区城阳村社区的居委会委员,20年前,在宣传工作中认识了苟旭迪。这些年因为社区的大小报道,与城阳台一直有合作,她跟苟旭迪也成了好朋友。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信任,苟旭迪和他的同事们总能第一时间拿到新闻线索。在各区市台中,城阳台对外的发稿量也总是名列前茅。
2010年,苟旭迪担任城阳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除了外采任务,还要负责整个新闻中心节目的编排和运营。
以前,面对的只有采访对象,关心的是自己稿件的质量。现在,苟旭迪要考虑节目的整体情况。为了提高收视率,满足观众的需要,他和同事们不断创新,策划了一系列与城阳发展息息相关的选题。

二十多年来,城阳区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都能看到苟旭迪的身影。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新闻,更多的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向青岛、向山东、向整个中国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城阳区。苟旭迪说,这就是自己工作最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