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12月份“城阳身边好人”候选人名单出炉 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2019-01-07 09:52:36
  • 2018年11、12月份“城阳身边好人”候选人简介

    (15人)

     

    e0501c7e26fe4afa9a85b7ab28d84b39.png

    崔宝英  城阳巴士第四分公司职工、春雨爱心协会妇联副主席

    崔宝英,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74年11月出生,高中学历,城阳巴士第四分公司职工、城阳区春雨爱心协会妇联副主席、城阳巴士“萤火之光”义剪队队员、城阳春雨妇联“暖心儿女”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2017年1月,被青岛市老龄办和青岛日报社评为“爱心陪伴十佳新星”。2017年5月,被团区委评为优秀志愿者。

    崔宝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同事心中的好榜样;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她任劳任怨,风雨无阻,是老人心中的好女儿。她曾经是一名专业理发师,巴士公司成立“萤火之光”义剪队后,她感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便立即报名加入了义剪队。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要半夜12点下班,本来第二天可以休息,但是只要是义剪队有活动,她都会不顾劳累,积极参加活动,淳朴的崔宝英觉得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自己的付出就很有意义。在一次义剪活动中,崔宝英认识了70岁的孙大娘,孙大娘的老伴去世的早,儿子在工作中因机械事故失去了双腿,常年卧床,一直由孙大娘悉心照顾。在为老人理发时,听到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崔宝英甚是心疼。为孙大娘及其儿子剪完发后,崔宝英帮着孙大娘把家里卫生打扫干净,又去买了菜,为孙大娘炒完菜后才放心离开。此后崔宝英经常电话联系孙大娘,关心孙大娘的生活起居,陪老人聊天。

    作为城阳区春雨爱心协会敬老志愿服务团队一名爱心志愿者、团队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崔宝英积极参与春雨爱心协会的公益活动。她从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理发师开始,悉心照顾结对的孤寡老人,将孝老敬老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成为春雨爱心协会的敬老典型,只要提起她与结对老人的故事,协会成员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她带领志愿者入社区住户、进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她总是抽时间定期带着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老人理发、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陪老人聊天。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难,崔宝英总是不动声色地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50元、100元补贴给老人们应付日常开销。5年来,她工作之余把所有的心思和业余时间都放在孤寡老人身上,结对的孤寡老人逢人就夸、见人就讲。多年来,她热心公益,富于公益创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提议拓展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为社会志愿服务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每年入冬,崔宝英自己掏钱为老人购买保暖棉衣和入冬大白菜等生活用品。除了让老人们吃得饱穿的暖外,崔宝英还时刻关注老人们的心里状态。每次去看望老人,都会倾听老人们的心声,了解老人们有何不顺心的事,并耐心的跟他们谈心、劝解。她不但自己做公益活动,还带老公一起,每次敬老活动她和老公作为夫妻档的爱心志愿者家庭,根本顾不上回家给自己的女儿做饭,周末回一次家的女儿只能靠外卖填饱肚子,受其家庭影响,更多的志愿服务家庭不断涌现。

     

    c95d610dbce0492d830be2d26e54f7f1.png

    黄淑艳  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

    黄淑艳,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73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多年来,她热心公益事业,帮助邻里还有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广泛称赞。

    2005年,母亲的过世,让黄淑艳特别伤心,从那时起,她便感悟到了生命短暂,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帮助更多人。接触到公益事业后,黄淑艳觉得做公益是一个充满快乐和有意义的过程,从此她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长期默默无闻地帮助他人。在朋友的建议下,黄淑艳加入了菩提树爱心协会。去年冬天,在一次“暖冬公益行动”中,黄淑艳和其他成员一起到农村,给贫困家庭送去救济物资,其中有一个家庭是丈夫早逝,妻子身体残疾并独自养育着孩子,实属可怜。黄淑艳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除了给予她们更多的物资帮助之外,还捐献了六百块钱,鼓励单亲妈妈要坚强,热爱生活。

    在2017年10月26日拥军优属活动中,黄淑艳和丈夫商量后,向城阳区武装部捐赠洗衣机30台。2018年夏天,她看到快递员在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很不容易,就在自家经营的电器小店门口,摆设爱心冰柜向快递小哥和环卫工人送爱心水,通过爱心冰柜让他们感受到大城小爱。平时朋友圈中的众筹活动,也从来少不了她的捐助,她还会转发给像自己一样热爱公益的朋友,一起捐助。

    黄淑艳和丈夫经营的电器小店旁边,住着一位年近七旬的邻居,老太太身世凄苦,身体不好,唯一的女儿经常外出工作。黄淑艳就经常送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给老人,久而久之,老人就把她当成了最亲近的人,平时经常去店里和黄淑艳聊天,什么事情都告诉她,而黄淑艳也耐心倾听,从不厌烦。又一次老人胃病犯了,肚子疼得下不了床,给黄淑艳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后,黄淑艳急忙关上店门,跑到老人屋里,见老太太一个人躺在床上,脸色煞白,疼得一直冒冷汗,黄淑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火速送老太太到医院,安顿好之后,老太太紧紧握住黄淑艳的手,不断地说:“大妹子,谢谢你,多亏了你啊……”

    黄淑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睦温馨。对待公婆她始终孝顺有加,尽心尽力,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伉俪情深。“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是她经常教导儿子这样为人处世的道理。邻居有什么困难,黄淑艳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帮助,有邻居家办喜事了,她也会主动一大早就去帮忙包饺子,打扫卫生,招呼客人等。黄淑艳的热心肠,喜欢帮助他人的行为,潜移默化也影响了她的儿子。有一年冬天,黄淑艳和儿子回家,在路边的转角处,有一位老人在凛冽的寒风中卖着已经焉了的菠菜,儿子就突然对黄淑艳说想吃菠菜,本来想买一点,不料儿子说,“妈妈,都买了吧,我喜欢吃,不差这一点。”最后母子俩人买了一堆焉了的菠菜回家,黄淑艳的婆婆看到了,嗔怪她们买这么烂的蔬菜,此时,黄淑艳才后知后觉,原来儿子是想让寒风中卖菜的老人可以早点回家。想到这,黄淑艳很开心,为儿子感到欣慰。

     

     4ab4faa2c12e4290a4d94a26d08b6b97.png

    于瑞莲  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

    于瑞莲,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40年8月出生,高中文化,现为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于瑞莲已在村里当了25年接生员。在过去曾经缺衣少食的岁月里,新生命的诞生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和欢乐,于瑞莲就是那个送去希望和欢乐的人。人们熟知她,不仅仅她是曾经的那个接生员,更因为她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她曾经悉心照料百岁婆婆、热心帮助他人的事迹一直被社区居民传为佳话。如今年近八旬的她已开始安享晚年,但那颗帮助他人的心却一直没有改变。

    仲村社区约有5000多名居民,1600多户人家,村里的80后基本都是于老接生的。当时农村人的思想意识比较传统,加之交通不便,社区孕妇普遍是在家中生产。于瑞莲就是当时村子里的接生员。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于瑞莲接生了多少孩子她自己都数不清。她曾接生过一个重度窒息的女婴,生下来不哭泣,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于瑞莲紧急处理,对婴儿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分钟的人工呼吸。“当时孩子的身体已经软塌塌的了。”于瑞莲回忆道,“孩子的妈妈已经死心了并劝我放弃,但我并不想放弃。”幸运的是,孩子最终被救回来了。在当时,有些孕妇甚至难产也不愿意去医院,寄希望于于瑞莲帮他们渡过难关。在当时的情况下,于瑞莲不得不动员他们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亲自骑自行车护送难产孕妇去医院。从医院回来的途中,于瑞莲还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她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说:“不要紧,没大事。”但回家后就站不起来了,去医院一检查,结果是大腿骨骨裂。“类似这样的事情,母亲经历了很多。这种工作就需要随叫随到,风雨无阻。产妇及其人家都很急,容不得停留。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咋样都无所谓,她将守护村里孕产儿的健康当成自己的职责所在。”于瑞莲的儿子黄义波说。

    今年年初以前,于瑞莲家还是一个“五世同堂”之家,上有102岁的婆婆,儿孙满堂。于瑞莲的丈夫幼年丧母,是由他的二婶拉扯长大的,并认二婶为母,自然也就是于瑞莲的婆婆,或称作“过继婆婆”。自于瑞莲成家以来,就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媳关系和睦。婆婆是社区里少有的百岁老人,背后却少不了于瑞莲的悉心照料。于瑞莲的丈夫生病期间,她除了每天伺候婆婆,还要照顾丈夫。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便专心照顾婆婆。于瑞莲是社区居民公认的好媳妇,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子女们也非常孝顺。尽管于瑞莲已经上了年纪,耳朵也听不太清,但只要有居民需要她,她便会尽力去帮助。关于一些怀孕、小儿护理等方面的问题,经常有居民去找她咨询,她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耐心地解答,并告知他们注意事项。仲村社区如今大变样,民众有了更好的医疗条件,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完备的基础设施,而不变的是社区居民对于瑞莲的尊敬和信任。

     

    715da5dc9e3d4e6eaae4e8c916071082.png

    于仁义  惜福镇街道西葛家社区位居民

    于仁义,男,汉族,青岛城阳人,1976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是惜福镇街道西葛家社区的一位居民。多年来,他和大哥于仁水共同悉心侍奉三代老人,共同承担起大家庭和老人的幸福生活。

    于仁义家是个大家族,曾经五世同堂,而今四世同堂。他的祖奶奶以97岁高龄离开,在祖奶奶最后的日子里,于仁义一直陪在她身边。为了不给家人添累赘,祖奶奶一直不愿意住到于仁义家里,一直卧床在自己家中。没办法,于仁义就天天上门守候在老人身边,照顾老人一日三餐、洗衣梳头、端屎端尿,不厌烦、不嫌弃。

    现在,于仁义的父亲于升武和奶奶邴秀美住在一起,就住在距离于仁义不远处。他的父亲70岁,奶奶91岁,但两位老人身体依然硬朗。觉得自己还能做事,做饭、收拾家务都没问题。于仁义也尊重了他们的意愿,但一直守在他们身边。在于仁义看来,老人年龄大了必须被好好照顾,但也要给老人一定的空间,让老人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晚年生活才会显得充实,心情才会舒畅。

     

    1d0cdd20e5384e57ae9ba7b0555a0e93.png

    朱建亚  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正科级

    朱建亚,男,汉族,青岛城阳人,1977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城阳区民声服务办公室正科级。从事城阳区阳光热线以来,围绕“听民声·办实事·惠民生”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团结实干,为全区民声服务工作的科学规范运转做出了贡献。区民声办先后获得了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山东省服务名牌以及青岛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服务名牌、青年文明号等14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发挥在政务服务热线岗位上积累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尝试处理思路和解决办法,注重市民反映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协调解决,年均接处市民网信诉求9000件次以上。工作中坚持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值守,经常现场协调处置区域停水、停热等突发性问题,文明规范的处置市民诉求,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善于创新,注重用先进理念推动工作发展。以规范促提升,引入标准化管理理念,做好“标准化+民声服务”结合文章,参与制定了网信工作服务通用标准,理顺了办理机制、优化了办理流程、提升了办理质量,实现了工作标准的全覆盖和群众诉求办理的精细化,业务实际操作和行业引领示范效果明显。发挥网络舆情工作社情民意“晴雨表”的作用,定期对社情民意大数据进行分析,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使百姓声音在领导决策中得到体现。

    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独自承担网信方面的回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渠道整合初期,工作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敢于吃苦,加班加点,保障了网信渠道工作的连续性。在市“两线”活动期间,昼夜加班协调解决市民反映问题,全程参与受理分析、分类办理、回访汇总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近年的全市“两线”活动中,城阳区的问题受理数量均列市内六区最低,办理满意度名列前茅。

    近年来,经过该同志及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城阳区政务服务工作一直走在了全国县市区的前列,区民声办多次在全市政务热线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工作成果被评为青岛市机关优秀工作成果;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编委办、国家标准委和省市等50多位领导前来参观调研,民声服务工作成为我区清新靓丽的政务服务新名片。

     

    8fe9dd2b62cb45cba3f36b42d0d1e899.png

    栾桂香  流亭街道杨埠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

    栾桂香,女,汉族,青岛城阳人,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为流亭街道杨埠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1998年一天上午,栾桂香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到了单位之后,被通知流亭街道正在组织无偿献血活动,想要献血的可以去。接到通知后,同事们纷纷开始议论:无偿献血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抽血用的针头干不干净,会不会传染什么病?听到大家议论,栾桂香心里也在犯嘀咕,中午休息的时候她到了流亭镇政府,发现献血的人并不多,有些人来了,还是一直不停地问护士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影响。栾桂香心想:既然都来了,那我就赶紧献完走吧。于是她检查完后,撸起袖子上了献血车。栾桂香献完血拿到了献血本之后,所有的不安和疑虑全部打消,并为自己做了一件能救人的事情感到骄傲。回到社区之后,栾桂香告诉居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献血车非常卫生,这是能救人的事,我愿意去献血。”之后和同事聊天才知道,村委人员一共有4个人报名献血,她是唯一一个女性无偿献血者,并与无偿献血结下了深厚源远。栾桂香从第一次献血后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去献血。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青岛市无偿献血中队队长,在交流中,她才知道,献血仅靠个人力量是很有限的,要拉动大家一起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志愿者队伍是一个更好地宣传献血知识的平台。于是,她毅然决然加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希望从各方面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无偿献血宣传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献血知识。栾桂香经常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的培训,从知识层面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有可信度。她自愿申请去城阳国货周围发放单页宣传单。三年多的志愿服务经历,栾桂香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栾桂香的丈夫也加入到志愿献血的队伍中,周边的同事也打消了献血的顾虑。

    栾桂香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社区中谁家有困难她都会热心的去帮忙,遇到困难的居民需要捐款的,栾桂香会主动去捐款,每年社区发起的慈善义捐活动,她都会主动去帮忙。栾桂香说:“有时候微信上看到别人发的水滴筹,我也会尽点绵薄之力,虽然钱不多,但却是我的一份心意。”

     

    76cd7f28a2da4864b70b8cd5b6266881.png

    朱迎迎  城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朱迎迎,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84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城阳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从事重症医学13年,取得省级重症专科护士资格证书。重症医学科均是急危重症病人,每一位患者犹如一个婴儿,需要仔细的呵护,从专业的医学护理治疗到喂饭以及擦洗大小便都要由护士进行,朱迎迎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重症护士不仅是能够随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的特种兵,更是站着生死边缘随时与死神搏斗的勇士,必须用爱心、耐心、责任心,给病人生的希望,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曾经有位91岁老奶奶,因车祸导致肺损伤、多根肋骨骨折,因失血过多,入院时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命悬一线,按压、呼吸机、抢救药、输血等紧急抢救,终于老人的心电图出现了规律的波形。一天治疗时,突然发现老人睁眼了,朱迎迎就试着让老人按她的提示翘大拇指,发现老人可用口型(气管切开)与朱迎迎对话,还对着朱迎迎和蔼的笑。住院一个月没出现任何并发症,两个月后老人康复出院。

    重症医学工作是能够充分体现慎独和良心的岗位,重症护士必须时刻做好与死神赛跑的准备,同时还要担当患者亲人的角色。每一位从重症医学科离好转后的病人都牵动着朱迎迎的心,“家属会拍背吗”、“会饮食搭配、制作流食吗”、“家属能感受到病人的心思吗”等等,无论忙到多晚,她都要亲自看一次才放心。通过建立危重病人微信群,推送相关护理知识,帮助家属缕清护理思路,定期随访病人恢复情况,无数次为长期卧床病人到家中更换胃管、尿管、药物,与很多病人家属成为好朋友。有年岁末,朱迎迎踏着雪地艰难行走了一个小时,为一位卧床不起的病人压疮换药,直到一年后病人去世。

    帮助患者吸痰翻身这类普通的护理,朱迎迎平均每天要做四、五十次,每两个小时给病人拍背、用温水擦洗身体,一天弯腰蹲起近百次,经常遇到一个病人一天大便十多次、四五个病人同时不停地腹泻等情况,曾经做过两次骨折手术的朱迎迎,一天下来双脚肿胀的无法穿鞋,疼痛的难以入睡,甚至需要妹妹帮助才能翻身。但这些困难没有影响朱迎迎的意志,病人在ICU期间平稳的情绪、迅速地康复、无并发症发生都是对朱迎迎工作最真实的肯定。

     

     

    eae40f032c364c2396f029e87c4533be.png

    李世松  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渔政37608船船长

    李世松,男,汉族,山东青岛人,1969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渔政37608船船长,担负着城阳区海上渔业生产秩序维护、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恢复、海上渔业安全执法、海上抢险救助等职责,带领全体船员始终坚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以“为渔民发展负责、为渔民安全负责”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渔业管理服务中,赢得了广大渔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2005年以来,中国渔政37608执法船先后荣获青岛市抗浒苔保奥运特殊贡献单位、青岛市工人先锋号集体等荣誉。李世松先后被评为省渔业互保先进个人、全省伏季休渔管理先进个人、青岛市海上搜救应急工作先进个人,连续13年被评为全市海洋与渔业系统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城阳区劳动模范”。

    在紧张繁忙的海上巡航工作中,他坚持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带领全体船员认真学习实践十九大以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组织船员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海安渔和”党建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个人和团队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奠定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基础,成功铸就了一支运作规范、服务文明、行政高效的海上管理团队。2017年8月,李世松所在的海监渔政船党支部“海上党支部”的经验和做法被青岛广播电视《视线》专播,同年底被城阳区委表彰为“阳光城阳”建设先进党支部

    工作中,李世松同志始终坚持严于律己,既当团队廉洁奉公、公正为民的倡导者又当模范践行者,始终坚持把反腐倡廉作为每个渔政船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中国渔政37608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学习党章党纪等形式,提高船员政治觉悟和的党性修养。他以正确行使渔政执法权力为抓手,正确引导全体船员运用渔业法律、法规,杜绝冤案、错案、人情案的发生,海上渔业行政执法做到了“零差错、零投诉”。他模范带头廉洁自律、公正执法,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大局意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群众中树立了廉洁奉公、公正为民的良好形象,连续5年被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表彰为“文明执法”先进个人。

     

    6fbb9c28641844adb42e9b1b97266e66.png

    孙开升  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黄家庄社区居民

    孙开升,男,汉族, 1950年出生,高中文化,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黄家庄社区居民。

    孙开升原本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四口之家,妻子比自己小两岁,一儿一女围绕膝下,虽然算不上富裕,但过得却很快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妻子突发的一场大病,瘫痪在床,当时孙开升感觉天都要塌了。其妻也是个要强之人,精明能干大半生,知道自己后半辈子只能瘫在床上,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孙开升安慰妻子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无论生活再不容易我都会照顾你一辈子。

    子女工作繁忙,妻子瘫痪在床,照顾妻子的责任几乎全部落在了孙开升一个人的肩上。除了照顾妻子,他还要管好几亩地。但是妻子时刻都离不开人,有时下地时间稍久一点,回来以后妻子就像小孩子一样哭闹,心里是怕他要丢下她不管了。看到妻子哭成那样,孙开升揪心地疼。从此,他下地干活的时间顶多两个钟头,担心妻子自己在家摔着、磕着。每天清晨,当妻子还熟睡时,他就早早地起床拿起工具到地里干农活,六点多又匆忙赶回家里为妻子做早饭。有时病中的爱人不管饭菜凉热,就要自己伸手去抓,为了防止妻子被烫,孙开升就把饭菜吹凉了一勺一勺地喂给妻子。晚上也睡不了一个安稳觉,他现在都不用定闹钟,因为每隔两个小时肯定会醒,醒了就替妻子按摩。因为医生说过,妻子的腿要想早日康复,就必须及时按摩。给妻子捏腿是他从早到晚必须要干的一件事,因为他坚信自己多努力一分,妻子的腿康复的希望就多一分,妻子永远都是他不能也不会放弃的人。喂饭喂水、洗漱擦身、倒屎倒尿、按摩腿脚,这样枯燥的生活,他每天都重复着,对此孙开升从不间断、从不厌烦。

    在妻子卧病在床的这些年,他听人说脑溢血病人最好多食用面食,少吃油类食品,然后他就跟街坊邻居请教再自己琢磨,学会了做所有跟面食有关的饭食,馄饨、包子、饺子、馒头等样样精通,成了年轻人口里说的家庭“煮夫”,但他觉得只要妻子能吃着健康,有助于她的病情,一辈子当家庭“煮夫”也乐意。也许是他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深情感天动地,2016年底卧床七年的妻子半个身子竟恢复了知觉,能拄着拐杖站起了,甚至可以自己拿拐杖在院子里慢慢溜达,连孙开升本人都说脑溢血患者能恢复成这个样子,可以说算得上奇迹了。这一刻,这个坚强了大半辈子的男人哭了。泪水是喜悦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大夫说只要好好吃药维持住不让病情复发,就有完全康复的可能。

    九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孙开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额头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与沧桑。这个69岁的男人,用责任和使命铸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持与爱抒写了人世间最美的真情。

     

    77fbba8f3367471ba7494d5e12b8c410.png

    王桂英  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院后社区居民

    王桂英,女,汉族,青岛城阳人,1957年3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为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院后社区居民。

    一场变故她肩负起家庭和事业的重担。1980年春,王桂英婚嫁落户到了院后。当时丈夫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办起了建筑公司,虽处于创业阶段,但因懂管理、善经营、讲信誉,事业蒸蒸日上。随着女儿、儿子的降生,王桂英承担起相夫教子、伺候公婆的家庭责任,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5月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打乱了她平淡的生活。丈夫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难以承受巨大打击的她,整日以泪洗面,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公婆遭受老年丧子之痛,精神一蹶不振,整天唉声叹气;两个还没有懂事的孩子天天哭着找爸爸,公司无人管理。一个柔弱的女子,对建筑工程一窍不通,又要承受丧夫之痛,所有的全都压在了她的肩上。但她别无选择,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性格,接过了丈夫未竟的事业,在家庭和工地之间来回奔波。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要打理公司的日常事务,认真落实梳理以前丈夫遗留的事情,主动与相关单位及人员沟通协调,以真诚仁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她的精心管理和不懈努力下,公司逐渐恢复了正常并扩大了业务,规模和效益有了跨越式发展。看到这一切,老人、孩子的心情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她的心中也感受到了些许安慰,一家人重新回到了以前的幸福生活。

    一份信念她致富不忘集体,发家不忘乡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王桂英也一天天变得苍老。但她致富不忘集体,发家不忘乡亲,谁家有困难找到她,大事小情都给办,从不推辞。看到村里路况太差,她主动将西桥和南进村路进行维修;每逢教师节、儿童节,她都会到幼儿园、学校进行捐款活动;经常为个别困难群众送烤火煤、面粉、花生油等生活用品。1999年,村里改建小学,由于当时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严重不足,需要垫资建校,但何时能结账谁也不好说,其他建筑公司纷纷退出,一时间建校成了烫手的山芋。当村领导找到王桂英后,她非常理解村里的难处,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到新教室上课,便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下来,使新教学楼顺利交付使用。2000年王桂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颗仁心她慷慨解囊坚持公益事业。公公、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生活,都以80多岁高龄去世;一双年幼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而她也从年轻的小媳妇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婆婆。2005年,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王桂英毅然决定调整发展思路,成立了青岛绿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并顺利快速发展,工程深受建设单位肯定。期间,她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捐款活动;2013年,在惜福镇街道举行的大型公益活动“为了孩子的明天”活动现场,她再一次慷慨解囊捐款5000元,为公益事业又一次献上了自己的一份仁爱之心。

     

    4388cd3e432b4a9d8846d69815e884b7.png

    王翠花  城阳区夏庄街道兰山社区居民

    王翠花,女,汉族,青岛城阳人,1965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城阳区夏庄街道兰山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休闲广场投入使用以来,村里的妇女中掀起学跳广场舞的热潮,村委会为舞蹈队配备了、音响,镜子等设备。村民们通过网络下载视频广场舞,对着视频学练。王翠花每晚七点至八点义务为村民教授广场舞。为了领好舞、排好舞,王翠花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每天对着电视学健身舞蹈是她的必备课程,还经常向其他广场舞领队取经学习。在她的刻苦努力和广大妇女的集思广益下,编排了新的广场舞动作,兰山社区舞蹈队也在渐渐壮大,活跃了村民文化生活。

     

    392f6d356e80442a98c8d55dd92fe2bb.png

    张玉风  城阳区人民医院中级会计师

    张玉风,女,汉族,山东聊城人,1966年7月出生,中专学历,城阳人民医院中级会计师。现在医院住院处工作,每天接待办理各项业务的患者上千人。作为班组长,她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九点之前把前一天结算员的账务审核一遍,确保每位患者的入、出院及医保结算准确无误。有时会从前一天结算员下班交账后就开始加班审核。

    “我的住院发票丢了怎么办”、“我的孩子急等着住院啊”,在最忙碌的时间段,等候叫号的患者多达上百人。张玉凤都会用真情和体贴,成功化解各种问题,安抚情绪焦虑的患者。2017年3月,一位患者到窗口办理结算手续,因缺少材料无法顺利办理。张玉风了解情况后,发现这是一位交通事故的受害方,因部分材料在肇事方手中所以无法办理结算。为帮助患者,张玉风主动给肇事方打通电话,在电话中得知原来是肇事方担心该患者“狮子大开口”,才将患者送到医院后就不再露面。对此,张玉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肇事方讲述了患者的处境,并担保该患者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她的反复劝说下,肇事方终于同意将资料送到医院。通过她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谅解,患者顺利办理了出院手续。

    2018年1月的一天,张玉风像往常一样到窗口外为患者提供帮助,发现一位面色惨白的中年女性,独自坐在等候椅上痛苦地捂着肚子,原来该患者急性阑尾炎发作,可家人却还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张玉风立刻到急症入院窗口为患者办好入院手续,并就近借了一台轮椅,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普外科,将情况向医护人员嘱咐好后才放心的离开。该患者出院时,来到住院处非要给她一个红包作为感谢,被张玉风婉拒。几天后该患者再次来到窗口,让工作人员转交了一张字条给她,上边写着“姐,我是在普外科住院的杜×,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祝好人一生平安”。

    张玉风的爱人是城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青岛市有名的“一把刀”,身为主刀医生,经常做手术很晚才能回家,遇到危急患者就干脆住在医院。作为医院双职工和行业的特殊性,夫妻二人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但经常几天见不上面。两人一心扑在工作上,连唯一的儿子结婚,也是请亲朋好友帮忙筹备,直到儿子结婚前一天才回家。张玉风在这个繁忙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在她的带领下,住院处顺利执行包括先住院后付费在内的医院各项便民措施,成功推行三险合一、异地结算等国家重大政策变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她本人也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

     

    1d504775efea4ea4828906db62685f73.png

    管延旭  城阳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管延旭,男,汉族,山东青岛人,1983年出生,硕士学位,城阳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城阳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立足最艰苦的岗位,奉献最美丽的青春。

    急诊外科工作大多面对的是外伤患者,而最大的难度,在于患者种类的复杂,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变化大。往往这个患者是轻微皮肤挫伤,而下一个患者就可能是多发伤、复合伤的重伤患者,这就要求管延旭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专心,避免对重症病号的遗漏。同时,由于多发伤、复合伤患者伤情的不确定性,患者本身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往往表述能力较差,如何做到全面查体,减少患者的搬运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在查体过程中他必须做到细心、细心、再细心。急诊患者往往都身体承受痛苦,心情急躁,需要耐心的告知他去哪里做检查,去哪里处置伤口,反复的解释他的病情如何,对待患者更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在有些急病号需要立即进行检查但又达不到开通“绿色通道”标准的情况下,管延旭会为患者先垫付或者手机兑换一些现金,解决燃眉之急。

    参加工作7年以来,在医院领导以及科主任的关怀帮助下,管延旭不断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取得了进步。先后荣获“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2015年他代表医院参加青岛市“健康杯”创伤急救大赛获得团队一等奖的好成绩,2017年度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医师,2018年被评为城阳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

     

    5f3692ca6e6743f68d1f052906dab725.png

    尤启欣  城阳区白沙湾学校二级教师

    尤启欣,女,汉族,1990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为白沙湾学校小学教师。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工作,她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服从分配,与各科教师一起探讨工作,教书育人。她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她学而不厌,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不断给自己施压。工作之余,勇于探究,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灵活施教。两年多的教学积累,使她的教学自成一家,自有风格,取得了显著业绩。她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近几年所带的班级学科都是第一、第二名。

     

    2113801592a74e6597b9f14cd1401042.png

    王昭  城阳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王昭,女,汉族,山东青岛人,1981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现为城阳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南通医学院,硕士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心血管专业,2005年7月到城阳人民医院工作。

    工作中,她严格遵守医院各相规章制度,积极勤奋,认真负责。入院以来一直担任“教学秘书”一职,曾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带教老师”、“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荣誉,2011年被滨州医学院评为“教学优秀带教教师”,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对待病人细心耐心,先后多次收到病人表扬信。对待学生,言传身教,注重医德的培养,倡导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随着病人不断的增多,深感预防医学的重要。2016年10月,调至健康管理中心工作,担任内科组组长,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预防。提倡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提倡将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减轻家庭的医疗负担,减少国家的医保支出。注重健康宣教和病人的心理疏导,提倡健康生活的理念。2013年开始,积极参加每年的征兵体检工作,并担任内科组组长,为军队严格把关体检,2016年获“青岛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荣誉。在生活方面,能够积极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努力进取。热衷于慈善事业,是“蒲公英公益平台爱心捐助传播站”一员,经常下乡为贫困人员送温暖。

     

    来源:城阳政务网



    推广合作电话:18766268787


全部评论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