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动能转换引领“新征程”
2018-03-04 10:50:25
  • 推动高端制造业、总部经济、创新创业、开放发展等提能升级

    城阳:动能转换引领“新征程”

    高速“奔跑”了二十多年的城阳区,在2017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达到1009亿元;财政收入过百亿元,达到104.7亿元;对外贸易过百亿美元,达到101亿美元。这些数据是对城阳人拼搏进取的回报,也标志着城阳区的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如何实现“更上一层楼”?城阳给出的答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高端优势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升级,全力打造全市创新活力示范区、全省动能转换先行区、全国智能制造引领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区今年确立的努力目标是: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预期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8%左右,进出口预期增长6%左右。

    打造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叫响“总部沃土”品牌——

    引进轨道交通高端制造和服务企业30家以上,新增区域型总部30家以上

    2017年,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186亿元,5个市级重点商服项目竣工,阿里巴巴新外贸本地化服务中心运营、带动100余家传统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近亿美元……实体经济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成就了城阳区的今天,也必将撑起城阳区的未来。更上一层楼,实现新跨越,城阳区将聚焦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等高端产业集聚。

    微信截图_20180303222210

      ▲位于中车四方的高铁检修中心。(资料图片)

    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提出,着力在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其中的五个新兴产业中,与城阳相关的就有四个,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这是城阳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今年,城阳区将大力实施“双百千”行动,统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进一步巩固提升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4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3个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3个未来产业。未来3年,争取突破3个过百亿企业、8个过百亿行业、1个过千亿行业。

    提升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能级是其中的“重头戏”。为此,城阳区今年将以“一心三园”为带动,全面开发建设世界动车小镇。其中,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将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高速磁浮实验中心、试制中心、5公里试验线等4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开工建设全天候风洞实验室、中车工业云平台项目。新材料产业园将推进航空新材料等先期12个项目开工,实现中科院智能制造中心、轨道交通模具新材料项目竣工。地铁产业园将完成产业功能布局,推进学苑区、产业区主体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将联合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成立储能研究院,推进锂电池组装项目开工。同时,城阳区围绕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列出研发机构和产业项目引进清单,争取新引进芬兰国家技术中心等高端机构11家以上,新落户高端制造和服务企业30家以上。

    与此同时,城阳区将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华为智慧城市产业联盟落地结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自然不能缺席。

    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提出,研究制定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联动互促的格局,这也是城阳区的主要发力点。今年,城阳将实施“扶持总部经济发展13条”,打响“总部沃土”品牌。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天安数码城、蔚蓝创新天地等千万平米总部载体建设,抓好中建国际山东总部等总部建设,新增科技研发、商务金融、创意设计、服务贸易等区域型总部30家以上。

    同时,着眼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城阳区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向智慧化、品质化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500亿元。

    在加快引进新项目的同时,城阳区还将加快推进老旧工业园“腾笼换鸟”,打造一批跨界融合综合体,导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全新业态。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壮大现代产业体系能级的有力抓手。今年,城阳区将通过实施“挂图作战”,全面推进总投资1334亿元的191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441亿元,将项目的优势尽快“变现”。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博鳌”——

    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引进大院大所4家以上,新增企业9000家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城阳的核心气质所在。

    2017年,城阳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翻番,新增“千帆企业”数量位居全市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城阳国际创新生态城建设发展”,为城阳加速创新驱动、实现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城阳将全力承办首届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峰会,争取首个全国创新创业生态指数在城阳发布,推动大赛会址和生态指数发布地落户城阳,构建双创小镇、双创博览、双创大赛、双创指数“四位一体”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博鳌”。

    据介绍,今年城阳将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际创新生态城、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创产业园等高端创新资源为支撑,促进创新产业、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政策“五创合一”,提升完善“双创成果交易平台+孵化器+城市发展单元+产业基金+辅导上市”的双创生态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推进“双创”方面,城阳今年还有许多大动作。做强双创培训,设立国科大创新创业学院青岛分院和继续教育学院青岛分院,建设国科大双创培训中心、国科大企业联合研发中心、青岛时尚工业设计中心,打造中小企业双创培训“新东方”;夯实双创载体,重点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孵化器建设,新建加速器2家,在孵企业达到1500家,集聚创客1万名;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支持企业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引进北京交通大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4家以上,争取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千帆企业培育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突破2500项,技术交易额超过20亿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争取国家信息中心支持,建设全国双创成果库和转化平台,推动全国创新成果优先落地城阳等。

    与此同时,城阳区还将引导企业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的技术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0亿元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示范企业和隐形冠军36个以上。

    “双创”水平的提升将加速“全市创新活力示范区”的实现。按照计划,城阳区今年市场主体总量将增长12%以上、突破13万户,新增企业9000家、达到5.4万家。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升级——

    力争引进百亿级大项目4个以上,推动钢铁研究总院等央企系项目落户

    开放是城阳区的独特魅力。目前,该区已吸引56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00亿美元。下一步,城阳将推动开放升级,力求在优势产业招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着眼壮大实体经济,突破产业链招商。城阳区将着眼构建产业体系完备、要素供应充足、运营成本低廉、配套服务高效的现代产业发展生态圈,加快促进招商引资由资源型向环境型升级、由招项目向招平台转变。持续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实施现代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组建28个定向招商专业团队,紧盯世界、国内、民营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引进百亿级大项目4个以上。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机遇,重点促进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等央企系项目落户。

    着眼壮大服务经济,突破贸易强区建设。城阳区将依托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力发展“互联网+外贸”,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发展,推进生产型企业向服务贸易型转变,鼓励城阳外资企业在城阳设立国外总部终端产品贸易中心。同时,实施外贸“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战略。

    此外,城阳区还将突破“走出去”战略。规划建设领馆区(外交园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辖区建立友好城区关系,争取中俄动车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晋)

    相关新闻:

    城阳将重点实施五项工程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记者从城阳区工信局获悉,今年城阳区将围绕全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实施五项工程,打好工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实施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工业示范引领工程,增创工业发展新动能。主要围绕互联网工业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年推进30个以上互联网工业项目建设。建立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中心,全年引入智能制造服务商10家以上,指导培训企业200家以上。实施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0亿元以上。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促进优质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推动高层工业楼宇经济示范试点工作,打造现代工业经济综合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企业家队伍。全年举办企业家高校培训班2期,企业大讲堂和专题沙龙活动16期,培训企业家和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1300人次以上。

    精准实施降本提质增效工程,提升企业发展新活力。依托“助保贷”、融资租赁和技术改造融资平台,年内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5亿元以上。充分利用第三方智库和行业专家,为企业提供精准管理诊断服务,持续提高企业精益管理水平,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推进品牌建设工程,扩大工业制造影响力。推动企业向品牌制造转变,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名牌20个以上;新认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30个以上。

     

     

    来源:青报网 阳光城阳
    编辑:肖璐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
    微信图片_20170725160401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