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份,位于李沧白泥地公园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内海水稻长势旺盛,一些早熟的稻种已经进入了灌浆期,预计在9月下旬,最早的海水稻就能够收获。海水稻由于生长在没有使用过化肥的盐碱地里,属于纯有机食品,相比于普通稻米也含有更高的营养素,那么什么时候能够端上咱老百姓的餐桌呢?
■探访
再有40天,收割海水稻
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李沧白泥地公园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刚驶入大门就被眼前一大片浓绿的稻田吸引。排列整齐的12块试验田里,不同品种的稻子长势喜人,有的甚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顺着试验田中间的水泥路向西走去,每一块试验田都标着序号和展示牌,一旁还立着电子屏,显示当前的气温、田中的海水盐度等信息。在最西侧的7、8号两块试验田就是海水稻的专属区域,里面分块标号种植着来自国内外的234个材料品种的海水稻。
“从今年5月份插秧,长到现在这么壮实,感觉很有成就感。”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研发经理张树寅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海水稻,只是耐盐碱水稻的一种俗称,并非直接用海水浇灌,因为海水的含盐度达到了千分之三十以上,一般的农作物根本无法耐受。在这里的海水稻,实际上是按照不同程度的海水与淡水配比进行灌溉,从而模拟出不同程度的盐碱地情况,培育稻种的耐盐碱性,目前使用的是千分之六含盐度的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试验田中分块种植的海水稻,长势也并不相同。张树寅介绍,这些海水稻属于不同种类,但均以编号命名,有的属于晚熟稻种,目前还在拔节期,有些早熟的稻种则已经进入了齐穗甚至灌浆的阶段,预计再过40天左右,也就是9月20日前后,最早的一些水稻材料就能够收获。
■培育
杂交8代才能相对稳定
“根据收获期不同,这些海水稻会陆续收割到10月底。”研发基地技术人员张立山说,海水稻的幼穗分化期大致可分为8个阶段,并有一定的口诀:一期肉眼看不见,二期苞毛现,三期毛茸茸,四期粒粒现,五期隐可分,六期叶枕平,七期穗绿色,八期穗即现。而在试验田中,记者发现有些海水稻材料已经被稻穗压得弯下了腰,有些却出现稻叶卷曲发黄的迹象。对此,张立山解释说,这说明不同海水稻材料的耐盐碱性状不同,“为了考查这些海水稻材料的抗病能力,平时护理这些稻苗时,我们只除虫、不杀菌。”张立山说。
据介绍,作为第一代的海水稻,不同材料虽然耐盐碱性状不同,但最后多半会长出稻穗,差别只在抽穗时出现干枯,或者稻穗谷粒不充实。“受北方气候条件的影响,第一代海水稻收割后,我们要带到海南的育秧基地进行扩繁、杂交,明年再带回青岛继续杂交。”张树寅介绍,这些海水稻材料在海南的基地主要进行两项任务,一是继续配组、杂交加代,二是对优良的材料进行扩繁增加种量。“北方的冬季时间,在海南依旧可以进行海水稻的第二代杂交,然后次年的4月份收割后带回青岛的海水稻研发基地播种、插秧,不间断进行第三代杂交。”张树寅说,在海水稻进行杂交8代后,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品系,这样算下来,海水稻杂交8代至少需要4年时间。
■审定
上餐桌至少还得五年
工作人员告诉半岛记者,一个新品种的出现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在没有通过“国审”之前,这些种子也只能称之为“材料”,根本不可能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据介绍,一个新品种的面市,要经过多个阶段。
首先是实验室阶段,在实验室里选出种子材料之后在田内播种,也就进入了试验田阶段,此后还要进行区域种植试验。一个品种的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中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1年。此后才能够进入审定阶段。
审定则是在完成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后,且区域试验结论为推荐品种审定的品种可以申请品种审定。水稻专业组再将初审意见提交给常委会进行最终审定。
目前,在李沧白泥地公园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和即墨金口的即发农副业基地里,也只是试验田和区域种植试验阶段,只有在培育出真正符合其他区域广大盐碱地适合种植的种子材料之后,才能够进行国家品种审定程序,“光国审就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国审通过之后,这些种子材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海水稻的品种,也才能大规模种植,进入商业化种植阶段。”而按北方水稻180天成熟期来计算,海水稻要真正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至少也得五年的时间。
■目标
三年内研发出可产业化品种
记者查询发现,我国是盐碱地的大国,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更是超过了15亿亩。而海水稻的种植,正好可以利用起这大片的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的盐碱地。
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配合土壤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海水稻的生长本身会吸收土壤中的一些钠离子、钾离子,配合盐碱地改良技术,可以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将原本是盐碱地的土壤改造成适合其他农作物生长的正常耕地,这个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有资料显示,在盐碱地内生长的海水稻营养相比于普通的稻米来说会更好一些,因为这里很少有病虫害,完全属于有机种植,而且以前没有种植过作物,也没有化肥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目标中,未来三年内将打造成耐盐碱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设立了耐盐碱水稻育种及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第三代遗传工程不育系杂交水稻技术和稻米品质与食味研究三个研发方向。该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在耐盐碱水稻育种及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方面,三年内将研发出可产业化推广的亩产300公斤以上,耐盐度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八的耐盐碱水稻种子,并在5~10年内利用稻作改良技术改造盐碱地和滩涂,为我国增加1亿亩良田,每年多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一个大省的人口。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