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1月1日,《青岛市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服务规范》正式实施;5月1日,《青岛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管理规范》正式实施。日前,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组审核,青岛市交通委高速公路管理处申报的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青岛高速公路服务标准化试点”正式立项,将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通行服务。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李德银 通讯员 陆金涛
变化
车辆通过率提高近五成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市交通委高速公路管理处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标准化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今年1月1日,该处主持编写的《青岛市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规范》将入口单车等待时间由8秒减少至3秒,由原来的“车等卡”变为“卡等车”,出口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规范》还对收费人员的微笑、眼神和手势进行了优化,在大大降低收费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可以实现不停车取卡通卡。据统计,以前高峰时间的通过车辆在每小时400辆左右,而执行新的标准后,通过车辆达到588辆,通过率提高了近五成,这在交通高峰期时显得极其重要。
管理
打造交通领域“青岛标准”
市交通委高速公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1日起,《青岛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管理规范》正式实施,该《规范》重点对公共区域服务管理、经营区服务管理、监管考核等逐条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标准,量化细化工作目标,并实施表格化管理,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服务工作由量到质、由点到面转变,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首先,对停车场、公共厕所、安防设施、环保设施等易因非盈利而造成服务管理缺位的公共区域,从功能及设施配备、人员配置、卫生、安全以及服务等方面制定171项工作内容,在全省首次明确为小汽车设置遮阳雨篷,为运输牲畜提供饮水、冲水等服务设施等规定,凸显人本化和精细化服务管理理念。其次,对加油(加气)站、超市、餐饮、车辆维修站、客房等经营区,从经营范围、卫生安全、工作人员仪容仪表、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等方面制定206项工作内容,特别是对瓶装水和方便面等重点商品,以及汽油、汽车常用配件等实行“同城同价”,扭转“高价暴利”形象,实现形象和档次全新提升。最后,严格执行《服务区设施设备管养工作标准》、《服务区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实行内部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制定现场检查、监控检查、录像稽查与暗访暗查相结合的监督考核举措。同时,考核与经济挂钩,杜绝“以包代管、放任自流”的工作弊端。
该《规范》填补了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空白,具有可引领、可借鉴、可复制、可发展的示范作用,对于提高服务区规范管理水平、促进青岛交通和谐发展、打造青岛标准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计划
提供更便捷的通行服务
作为试点服务区,青新高速平度服务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车辆进入服务区开始,车主就会享受到一系列高标准的服务。引导员会用标准的动作引导驾驶员将车停靠在合适的车位,驾驶员进入服务区后,休息、饮水、吃饭等需求,都会享受到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
据悉,“青岛高速公路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今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唯一获批立项的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下一步,青岛市交通委高速公路管理处将按照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围绕收费、路政、养护、信息服务、清障救援等与群众出行息息相关的工作,大力开展标准化试点创建,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服务。
来源: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