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评选,流亭街道红埠社区居民王兰秋、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城阳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刘建伟、青岛市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护理员常秀芝、青岛青特众力车桥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技术质量副主任薛元广当选5月份“城阳身边好人”,祝贺他们!
5月份“城阳身边好人”简介
王兰秋
流亭街道红埠社区居民
王兰秋,现年52岁,是红埠社区一名普通的居民,现在城阳世纪公园任保安队长。近日来,他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救人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王兰秋让我们看到了人间大义,感受到了社会正气。
四月初的青岛,乍暖还寒。在4月5日晚七点半左右,王兰秋和一名同事在公园巡逻,当走到人工湖附近时,听到“扑通”一声,他们顺着声音往湖边跑,依稀看到湖面上有个人头,王兰秋边跑边和同事说:“有人落水,快救人,打120、110”,他边跑边脱下棉外衣,箭一般跳进4米深的人工湖里,当时天色已晚,湖水冰冷,他拼命的往落水者游去,快速游动20米后,终于摸向落水男子,等靠近落水者牢牢的抓住落水者的棉衣,拼命往湖边游去,王兰秋用尽了全身力气,终于把落水者拖到了湖边,和同事一起把落水者拉上岸,男子出水后已经昏迷不醒,民警对其做了胸外按压等紧急抢救,并用男子遗留在身边的手机联系上他的朋友,随后赶来的医护人员和其朋友将其送往城阳医院进行救护。由于救护及时,第二天,落水者就出院了,原来落水者是来城阳打工的德州人,因工作和生活不尽人意,在散步时,想起生活的不如意,一时想不开,跳入湖中,被救后表示很后悔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也很是感谢王兰秋及市民的救命之恩。
王兰秋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一名爱岗敬业的好员工,他工作认真,团结同事,爱帮助有困难的同事和周边的人。经了解,他救人也不是一次了,去年11月的一个深夜,王兰秋和同事在公园巡逻,他们听到一个电话在不停的响,顺着电话响声,他们来到了湖边的木船上,仔细一看,木船上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昏迷不醒,他和同事赶紧打110、120报警。并赶紧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随后和赶来的医护人员把受伤者送到了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受伤人员保住了生命,受伤人员和家人也非常感谢王兰秋及同事的救命之恩。
刘建伟
青岛市公路管理局城阳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刘建伟,男,197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收费处、办公室等多个岗位。现任城阳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刘建伟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无私奉献,抒写了新时期最无私、最真诚的大爱情怀,展现了新时期青岛公路交通职工“文明自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崭新形象。
2003年,应对“非典”疫情期间,刘建伟当时作为收费站一名中队长,坚持在一线疏导车辆半个多月,由于工作劳累过度病倒在岗位上。2008年奥帆赛期间,刘建伟24小时靠在岗上,整个迎奥期间无一投诉或纠纷,以实际行动擦亮了城阳分局“路桥传真情”的铮铮誓言。2012年该同志调任城阳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坚持以从紧、从严、从俭、从实抓好三公经费管理,全面推进效能和廉政机关建设。在公务用车方面,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油耗、车辆维修费用包干、总量控制,每月公布费用支出和行车路线,让全局干部职工共同监督,2014年同比节省车辆燃修费用50余万元。2016年3月,刘建伟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青岛市第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外,该同志热衷公益,曾积极参加向灾区、孤独症儿童、救助困难职工等慈善活动,多年来他累计捐款一万余元,无偿献血1800毫升,义务出工100余人次。
常秀芝
青岛市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护理员
常秀芝是福利中心一名普通的护理员,在从业近2年的时间里先后护理过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和残疾人。工作中她胸怀至亲至爱之心,躬行兢兢业业之责,细致、周到地照顾每位老人,得到老人、家属的一致好评,是所有员工学习的榜样。“我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干好!”每次见到常秀芝,她都面带微笑。现在她负责护理难度较高的残疾人区域,勤恳的工作,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人及家属的一致赞扬,面对着众多的锦旗和表扬信,她很淡然:“没啥,都是应该做的!”曾经生活在线报道过的残疾人于某某,吃饭困难,不能咀嚼,流食也吃不了,卧床60多年,原来都是老母亲一口一口地嚼着喂她,后来老母亲年龄大了,只能送来城阳社会福利中心。提起常秀芝的护理,老人家属于女士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我姐姐的这种情况,我就试探着问她(常秀芝)‘你能不能嚼着喂她?’原本以为她会找各种理由拒绝,没想到她的回答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只要你们不嫌弃,只要为了老人好,我们没问题’。从此她真的一直嚼着给她喂饭,经常还从家里带水果给她吃,我觉得我姐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护理员。”
护理工作需要耐心、细心、爱心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创新护理。一位半失能老人脚心里起了一个包,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常秀芝担心老人年纪大了,手术伤口不容易好,就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后,打算给老人挤出来。于是她把老人的脚抱怀里一点一点地挤,再一点点消毒。用了两天时间才给老人挤完,效果好的连医生都称奇。她提起护理工作,有自己的看法:“老人被我照顾很放心,家属同样对我非常信任,我也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家人,他们也拿我当自己的女儿一样,我伺候他们,应该!”
在服务行业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已不足以形容常秀芝的状态,她已经将工作提升了一个境界,已经视老人如亲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工作中。
薛元广
青岛青特众力车桥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技术质量副主任
1998年进入青特集团以来,他从机械加工行业的门外汉,通过自己的苦干、实干,虚心学习,仔细摸索,潜心研究,已然成为了青特集团的技术骨干,机械制造业的佼佼者。
2013年开始,作为青特集团戴姆勒桥壳项目的技术主管,组织实施为奔驰戴姆勒公司安装调试的专用机器人全自动焊接桥壳生产线,其将直接供往德国奔驰戴姆勒工厂,同时为美国戴姆勒工厂及美国佩卡卡车工厂等世界级汽车工厂提供相应的桥壳总成产品,目前该项目实施已经完美收官,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通过对出现产品不良率高的工序进行改进、调整工装夹具、改进焊接工艺、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向各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反馈各种质量信息,并一次性解决了焊接工序中潜在的质量隐患等工作,解决众力机加工车间295、300桥壳小法兰偏孔、295桥壳拨叉孔漏气率高、后盖开焊、漏油现象等各焊接工序中难题。在桥壳线冲压工序推行双腔冲压,桥壳琵琶孔、缺口一次冲压成形技术,适应于各种冲焊车桥生产中桥壳片的冲压,涉及各类城市客车、货车等使用的冲焊车桥,减少桥壳总成生产工序二道以上,节省了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及辅料消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桥壳总成生产周期,提高了桥壳的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不合格品生产风险,提高了桥壳总成的合格品率,起到了节能减排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在 13年发表了《驱动桥壳琵琶孔、缺口一次冲压成形技术》专利,本发明对广大车桥生产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性。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负责实施457桥壳焊接自动线、德国戴姆勒项目M6焊接自动线的产品加工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对生产线布局、工装模具优化等,依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城阳发布)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长摁图中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以下载“爱城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