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议在青岛召开。
这次会议迎来了超豪华阵容。
尽管名单有些长,但是出席会议的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让我们一一列举。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科技部、国资委、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集团等部委及企业的领导,以及同济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大、北京交大等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山东省科技厅领导,青岛市市长张新起等领导出席会议。
这么多大人物云集青岛,就为研究一件事:推进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推动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在推进会上,中国中车副总裁王军介绍了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进展和规划,深入剖析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意义和目标。
王军说,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创新中心将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促进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从行业来说,创新中心将全面提升我国高速列车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面向全球竞争抢占产业化的机遇,实现轨道交通在全球的持续领先;
从创新中心的建设出发,需要先行先试,核心要点是构建营造面向全球汇聚资源、吸引人才以及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互动的全新创新生态环境;
创新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科技机制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后续国家技术创新的建设树立样板。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平台建设,涵盖了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研究创新平台、数据-超算中心、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心、信息与标准化中心、技术研究实验室、创新工场、检测认证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创新创意创业基地、教育培训与外部机构等。其中,技术研究实验室的工作方向,包括满足各类型轨道交通装备的试验线、列车综合环境试验室、核心系统综合试验室等。
如此高大上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就位于青岛市的城阳区。
众所周知,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经在城阳形成区域优势。目前,每100辆高速列车就有65辆从城阳驶出,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城阳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产业高端化、城区生态化、治理现代化这个新时期的“三化”战略。其中产业高端化被放在了“三化”战略的首要位置,而突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更是被放在了“首要中的首要”位置。
城阳区提出,下步的产业发展,首先要突出轨道交通,依托技术创新中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的中国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向千亿级规模挺进。打造世界级动车小镇,让“城阳制造”驰骋全球。形成引领世界的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议还确定了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两个关键时点:2020 2025。
中国中车副总裁王军介绍,创新中心的总体规划分为两期。
到2020年,构建起全新的创新生态环境,形成长效机制,在人才引进、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重点的创新改革成果和推广经验;完成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建成面向全球开放、专业、可持续的国际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原型开发系统和产品技术平台,凝聚培育国际化的高端学术人才队伍,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
到2025年,建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形成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头、标准制修订的国际化基地、产业聚集发展的创新高地、引领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前不久,城阳区委书记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让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在城阳矗立。我们也借创新中心东风,让‘动车小镇’实现破题。规划了83平方公里的‘动车小镇’发展区域,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集居住、休闲、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目前,正在与中车集团共同推进,关联相关高端科研机构和配套产业,延展千亿级产业链。”
这83平方公里的世界级“动车小镇”,将是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业的“心脏”。
2月9日,城阳区委书记王波,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红兵会见了来访的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在中一行。王波、李红兵表示,城阳区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张在中表示,中车四方股份将充分把握创新中心建设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为城阳建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其实,城阳区支持建设世界级“动车小镇”的步伐从未停歇。
2月6日,城阳区政府召开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会议,城阳区将按照“规划先行、试点推进、统筹实施”的原则,设立专门机构牵头协调,优先在动车小镇核心区域实施,2017年计划新建地下综合管廊4公里,5.6平方公里区域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画卷展开,未来可期。
作者:熙玉安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爱城阳”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