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贾宝俊——孩子们的“电话伯伯”
2019-03-12 14:45:06
  • “小朋友,来伯伯和你打个电话。”在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贾宝俊正在给一名咳嗽的宝宝听诊,听到“打电话”,小家伙瞬间停止了哭闹,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贾宝俊。这是贾宝俊每天出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让小朋友配合诊疗的有效方法。早上八点刚上班,诊室外已经排起了长队,焦急的家长,病痛的孩子,三十年如一日,贾宝俊出诊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贾宝俊,1987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儿科系儿科专业,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05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到城阳第二人民医院,带领医院儿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医院儿科成为区域内的品牌科室。科室从创建至今,连年被评为医院、区卫计系统先进科室,贾宝俊也连年当选优秀科主任。


    “那是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啊,我不能放弃”

    “我喜欢孩子,看到他们心情就会很舒畅。”谈及当初为什么走上儿科医生这条路,贾宝俊坦言,是因为对孩子的热爱。孩子是天使,每当看到一个个孩子来时萎靡不振,治愈后活蹦乱跳的离开医院时,自己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欣慰。


    9202f5f46e7c408180ef717e4ee64dbb.png

    给患儿看诊时耐心专注的贾宝俊。


    “那是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啊,我不能放弃。”

    贾宝俊说自己至今难忘当医生第一年曾救治过的一个小患者。1987年毕业后的贾宝俊被分配到山西省某医院,一天中午一对身着简陋的夫妇怀里抱着一个新生儿来到儿科诊室门前,孩子的父亲神情严肃,而一旁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打开襁褓一看孩子,贾宝俊脸上的神情也变得紧张起来,是破伤风。


    “那对夫妻是从大山里赶来的,路上不少耽搁,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情况十分危险。”贾宝俊回忆说道。当时儿科的上级医生都在,任谁看了这个孩子都觉得生机渺茫,纷纷无奈地摇了摇头。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医生的使命感使然,年轻的贾宝俊笃定自己尽力救治这个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


    d37cb2d4eb5046fa98c1d47b1bddf306.png

    贾宝俊。


    整整一周的精心治疗,从控制痉挛到静脉营养,贾宝俊终于把这个孩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看着孩子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孩子的父母和两家老人的脸上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其实自己当时心里比谁都纠结,这是医院第一例破伤风救活者,成功为自己将来工作中知难而上,当好学科带头人,与时俱进增加了元动力。”贾宝俊说。


    从医三十余载,内心仍会“焦虑”

    在贾宝俊从医的三十多年里,自己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这个“金牌”保持到今天,每天的工作仍然处处谨慎,如履薄冰。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的职责,而同样作为一名父亲,任何一个孩子生病时家长焦虑的心情,自己都能感同身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换位思考,换来了和谐与温暖。

    8b9ba19efbe3497dbc5fed68f2a5d5bf.png

    工作中认真负责、严谨的贾宝俊。


    从早上到医院换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贾宝俊就拿着听诊器奔走在各个病房,贾宝俊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电话伯伯”。他了解每一位小患者的病情,更了解每一位家长的心情。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干了儿科医生这么多年,每次听到病房里孩子被病痛折磨而发出的痛苦声音,我的内心依然会和孩子家长一样焦虑,也更坚定了我要尽快治疗好患儿的决心。”贾宝俊动容的说道。

    247d27c19d5842908d73b86b4b167e7d.png

    科室从创建至今,连年被评为医院、区卫计系统先进科室,贾宝俊也连年当选优秀科主任。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紧缺,相较于其他科室的医生,儿科医生风险更高,很多儿科医生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到其他科室。但是这三十多年来,贾宝俊却从未想过离开儿科。“既然选择了这条儿科路,无论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全力以赴地走下去,孩子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他们。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他感谢社会对自己的信任,感谢儿科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每个留在儿科团队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儿科医生和您一起守护"未来"!


     来源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 田爽


全部评论
下载“爱城阳”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