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是这两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温暖着整个惜福镇,彰显社会正能量。
事情发生在11月10日上午9点40分左右,正值惜福镇大集,在惜福镇街道百福路上,一位七旬老人突然晕倒在路边。南寨社区居民薛宏雷正好开车路过,见此情景,马上把车停下,快速跑到老人身边,看到老人脸朝下趴在路边,口吐白沫还有些血迹,和几位市民一起把老人身体翻转过来,老人呼吸微弱,他马上利用自己学过的急救知识,对老人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挤压复苏。
其他市民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路边的市民都纷纷伸出援手,有人帮忙扶着老人,有人为老人试脉搏,有人为老人按摩头部,一直等到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大家一起帮忙把老人抬上救护车。
为积极参与抢救的这些萍水相逢的市民们点赞。
事后了解到实施救人的薛宏雷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义勇为了,早在2016年他也曾为倒地昏迷的老人施行心胸复苏,并将其送到医院帮助老人脱离生命危险,曾被评为城阳区阳光市民,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温馨小提示
老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冬季又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季,冬季老人要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01生活要规律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早晨气温较低,并不适宜晨练。中老年人最好在早饭后9~10点钟风和日丽时再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还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02运动要适量
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同时,运动锻炼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持之以恒,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20~40分钟,运动量以不增心率为宜,或心率虽明显增加,但经休息片刻后,便逐渐恢复正常,且不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
03心态要乐观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研究表明,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
04牢记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后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5科学合理用药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要做到定期检查,规范服药,更要注意随身携带急救的药物,以免发生意外。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