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从“门外汉”磨练到“明白人”——城阳“60”后郭卫民13年民声服务之路
2017-07-20 10:58:46
  • 微信截图_20170720105731

    有一个地方,它汇聚21条市民诉求渠道;在这个地方,有位“60”后“老大哥”,大家亲切地唤他“老黄牛”。13年来,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立足本职,为民服务……他,就是城阳区民声办的郭卫民。从业务上的“门外汉”到工作上的“明白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值班电话带回家,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

     

    郭卫民算得上城阳区民声办里的“老大哥”,是民声办唯一的“60”后。2004年从部队转业至今,他一直在区民声办工作,主要负责区长公开电话受理。由于当时工作人手少,自己又是个“门外汉”,就边干边学。工作期间,经常是一部电话一个人,一坐就是一天,甚至连去洗手间都要跑步,生怕错过电话,下班后还要分件报件,一天下来很忙碌。按照工作要求,全天24小时接听市民来电,下班后,还要将值班手机带回家,有时一值班就是1个月,甚至更长。

     

     “从事市民诉求办理工作,服务对象都是普通老百姓,受理的问题也是百姓身边大大小小的疑难杂事儿,市民打电话反映问题时往往都带着负面情绪,经常会有各种不理解,工作压力也是非常之大。”郭卫民说,每逢值班,他一天24小时几乎都处于工作状态,下班回家依然还要接听市民电话,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每次手机一响,他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手机往洗手间跑,大冬天里洗手间没有供热,经常冻得哆嗦。

     

    以心交心,市民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作为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郭卫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平时的工作他坚持边干边学,努力从业务上的“门外汉”磨练成工作上的“明白人”。

     

    曾经有一次,郭卫民半夜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说是楼上漏水渗到自己家里,而且楼上邻居没在家,联系不上,也不知物业电话,情急之下便求助于民声办,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我们接到的电话都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以心交心。当时尽管已是半夜,我第一时间协调物业管理部门,联系上物业公司给这位女士楼上停了水,以防造成更大损失。”郭卫民回忆说。

     

    区民声办的工作节奏可以说是按秒来计算,涉及火灾、交通、安全生产等突发应急事故,有时耽误处置1秒就会耽误一条生命,耽误1分后果就会不堪设想。从事民声服务工作13年来,郭卫民多次现场处置应急事件,年均把关办理群众重要诉求逾3000件,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群众财产损失,让市民的每一件诉求第一时间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微信截图_20170720105739

    十多年磨练与坚守,研发“大数据”平台

     

    2013年,为拓宽市民的诉求渠道,城阳区在全国县市区率先整合了包括公开电话、网上信箱、网络舆情和政民互动等四大类20条市民诉求渠道,创新研发了城阳区民声服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当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整个平台建设期间,可以说加班加点已成为工作的常态,经常是吃住全在单位,白天忙办件,晚上调程序。有时,为了研究一个复杂的程序控制节点,就得通宵加班来完成。

     

    由于常年工作强度大,经常性加班饮食不规律,郭卫民患上了胆囊炎和慢性胆道疾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在自己抽屉里常年备着“利胆片”,疼得实在支撑不了了,就吃点药缓解一下。2015年体检时,大夫建议他一定要住院治疗,并给他开了请假条,但那时正值平台开发验收关键阶段,他仍吃止疼药坚持一下,实在疼得厉害了,就把疼痛部位顶在办公座椅的把手上,确保了平台研发工作按时完成。

     

    为了提高辅政为民服务水平,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政提供依据,扎实有效地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6年通过民声服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热点预测和分析功能,区民声办专门梳理了市民普遍关注的城市路网建设、交通秩序、物业管理等11类15项建设类问题,区政府召开2次常务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作为政府实事的重点,集中解决。目前,条件成熟的城区‘断头路’、过街天桥建设和道路交通等多个事项已被列入2017年度区重点项目和区办实事予以推进。”郭卫民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