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青岛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站在这一新的起点,回首青岛市第五轮文明城市创建之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青岛的文明城市创建,在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同时,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子,在体制机制、平台建设、创建内涵等方面不懈探索创新,正向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升级版”扎实迈进。
探索常态创建的新路子
提到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市民宋立博发现,“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没有临时抱佛脚,没有临时突击卫生,马路上的文明引导员还是那些人,“可能功夫都下在了平时,所以到了复查的时候,拿出平时的成绩就可以了。”
作为“老牌”的全国文明城市,青岛市在创建之初便确立了“不为创建而创建”的工作思路,提出文明城市创建重在常态、贵在坚持。而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青岛市更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国际化、法治化、常态化的创建新路子,推动城市品质提挡升级。
创建过程中,青岛市跳出“为创建而创建”的思维,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大战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国际城市战略有机融合,印发的《青岛市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青岛市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2016-2017年)》等文件,明确行动目标、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把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融入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培植丰厚人文底蕴。
常态化创建,需要完善体制机制作保障。青岛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一直在探索前行——
出台《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对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激励保障、社会回馈、组织建设以及记录管理、“时间银行”等作出规定,切实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施行《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同时,规定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的,记入个人档案或者个人信用记录,并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鼓励单位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道德模范、文明市民、优秀志愿者等先进人物。
成立全国首家志愿服务学院和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依托志愿服务学院和培训基地,推进志愿服务教材编写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扩大师资队伍,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15名。目前,逐步建成学院、区市、街道、志愿服务组织四级培训平台,开发3大类别、99门核心课程,拥有讲师170余人,可提供培训服务330课时。
而文明指数管理“月监测”、文明城市创建“季测评”、精神文明建设“年考核”,问题整改“回头看”四大有力举措,更是推动了文明城市的常态创建。
激发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群众当中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基因和文明情怀,只要有合适的平台加以引导,就会释放出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您懂得,争道抢行越抢越堵;别忘了,遇到斑马线礼让行人。”“您懂得,公共卫生莫忽视;别忘了,布菜尽量用公筷。”……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青岛市将市民素质提升的着眼点,放在了市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上,通过开展“您懂得,别忘了”文明礼仪宣传倡导活动,让市民换一种方式讲文明。对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曹峰说,这一活动,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的要求,改变传统思维,坚持群众导向,使城市文明建设成为全体人民自己的事情。
这些提示语以“您懂得,别忘了”为主题句式,引导了一次社会认知度极高、全民参与度极广的文明活动,改写了城市文明建设的方式、内涵和运行,成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
青岛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致力于平台的打造和应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良性合作生态圈,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创建,在共建共享中践行道德、提升境界。
青岛市大力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不断完善注册、培训、孵化、激励机制,成立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推进创益联盟激励回馈建设,提升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建好用好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地方培训基地,两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多次,培训志愿者6000多人次。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30万余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约1.2万个,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约6800个,成为彰显志愿服务精神的亮丽名片。
好人要有好报,失信要受惩戒。青岛市建立信用信息记录平台,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初步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52个部门89万条信用信息,“信用青岛”网站上线运行,与“信用中国”和“信用山东”网站实现对接,建立失信“红黑榜”发布、联合惩戒备忘录等制约失信的有效机制,集中公布了28批共42658个全市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谋求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创建才有生机和活力。在创建过程中,只有找准问题、瞄准“靶子”,精准施策,精确制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青岛市将大数据应用和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融入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各领域各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形成问题导向,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谋求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
网络助政问政推动为民服务,青岛市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年,青岛政务网开通的“市长信箱”,成为全国最早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民沟通的桥梁,而我市政民互动指数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一直位居前列。12319服务热线作为城市管理政民连心线,成立17年来,累计接听处置市民需求1600多万件,处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超99%。数据青岛——青岛市综合数据信息平台成为全省首个综合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群众的安全感,是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青岛市以“大数据”为基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110接处警工作,推广治安案件“警调联动”模式。持续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重点开展“礼让斑马线”、“开车变道不打转向灯”等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城市交通秩序。同时,加大路面管控力度,查处酒驾、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1.4%。
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青岛市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建成“一线一网一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城市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自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以来,全市共发现城市管理问题550多万件,结案530多万件,处置结案率达97%。同时,建立了环卫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全覆盖、无缝隙”保洁,坚持全域统筹、全面覆盖、全民参与,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