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乡村巨变:王家曹村干净得让垃圾桶"下岗"
2017-10-16 14:42:53 青岛城阳广电
  • f1

    王家曹村社区一尘不染的胡同,处处透着干净整洁。  

    f2

    社区老人快乐地打牌。  

    f3

    社区的大街上非常干净,连垃圾桶都不需要。  

    f4

    社区建起了餐厨垃圾处理中心。  

    f5

    行道树下干净整洁。  

    f6

    社区小河旧貌。  

    f7

    正在施工的河道,这里将变成景观河。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再过十几天,城阳区夏庄街道王家曹村社区南侧的景观河就要竣工,届时再来这里,其颜值之高会让很多人惊叹。十几年前,王家曹村的环境脏乱差程度在整个夏庄街道50个社区里出了名,可如今这个社区已经成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年初,社区正式启动了自己的餐余有机垃圾处理,居民只要将垃圾分类就可以得到现金奖励,餐厨废料就地变为优质氮肥供社区果蔬苗木种植使用。如今,社区干净得已经让垃圾桶“下岗”,随着“升级版”的社区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距离投入日益临近,良性生态循环将惠及周边社区。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近日,半岛都市报推出“喜迎十九大·金秋行”系列融媒体报道,青岛的乡村巨变,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每个细节,也让居民感到了真切的幸福感。

    王家曹村一怪:垃圾桶去哪了?

    穿过一尘不染的胡同,顿见一道花木扶疏、清水潺潺的木制连廊。10月14日,甫进城阳区夏庄街道王家曹村社区,眼前的这番景象让记者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

    冷空气刚刚离青,气温小有回升,胡同里的阳光正好。七八位老人拣个太阳地儿打起了够级。看到有记者拍照,老人热情打着招呼,几句话聊过,话题就来到村容村貌上。“我们这儿干净吧?你瞅瞅这路,看见有什么垃圾袋子刮过去?”80岁的冷素兰说这话时一脸自豪。说到整洁,老人意犹未尽,又拉着记者转了几条胡同,“你见到一个垃圾桶了吗?”

    社区所到之处竟然没有一个垃圾桶。“这是咱王家曹村一怪。”冷素兰老人回忆说,2012年,社区两委提出要取消垃圾桶,改用更清洁环保的垃圾回收方式。“社区给我们配发了可降解塑料袋。一大早,社区的电瓶车就开到了家门口,收走我家的垃圾袋。”冷素兰说,这样的垃圾回收方式省了出门倒垃圾的时间,让很多老年人格外感到贴心。

    垃圾清理是社区两委成员王正显分管的工作。“农村社区的垃圾回收是个老大难问题,基本上都是在社区不同位置放置垃圾桶,靠此回收居民家的垃圾。这种方式难以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各种垃圾混在一个大桶里,天一热臭气熏天,蚊虫乱飞,还极易造成洒漏,污染街道。”王正显介绍,2012年,社区通过党员议事会、群众代表议事会,确定了一套新的垃圾回收方式:社区配置四台微型垃圾车,每户居民每家配发可降解塑料袋用以装垃圾,由保洁员每天分三班驾驶垃圾车上门回收。

    “没有垃圾桶,街头巷尾的臭味没了,路面上更整洁。我孙子每次回来都说,咱老家比他住的市区更干净,哪还有以前那个样子?”既然说到了以前,那以前的王家曹村是个什么样子?“用我们当地的人话说就是破屋烂舍。街道不是街道,胡同不是胡同,一下雨踩得两只脚臭烘烘的,没法走人。”冷素兰描绘着印象中的旧村容。

    居民口中的旧貌绝非夸张,十几年前,王家曹村环境脏乱差程度在夏庄街道50个社区里是出了名的。2004年开始,社区下决心要彻底扔掉脏乱差的帽子。“只有居住环境美了,老百姓的心态才能阳光起来,大家才有干事儿创业的动力,社区才会看到希望。”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功德说。

    那几年,两委班子成员每天上班的任务就是带头扫大街,这一扫就是三个年头,雇的拖拉机一天要跑几十趟,才能把当天的垃圾运出去。历时三年的大扫除,让王家曹村社区整洁起来,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居民爱家、护家的积极性。渐渐地,社区的垃圾少了,辛苦的付出有了成果。

    社区办公室门口挂着青岛市爱卫会2006年12月颁发的“青岛市卫生村庄”荣誉牌,记录着王家曹村向美丽乡村迈出的第一步。

    环保有红包,垃圾变成宝

    餐厨垃圾回收,在很多人看来是饭店的事情,可在王家曹村社区居民看来,这可是自个儿就能干,还能领红包的好事。“社区给我们发的专用餐余垃圾桶。家里的餐厨垃圾,除了大棒骨、海鲜硬壳不行,其他的都可以装到这个专用垃圾桶里。每天给社区送去一桶,就能领到5元的‘环保红包’。”居民张爱美说,不少居民每月可领到100多元的“环保红包”。

    社区如何处置这些餐厨垃圾?“我们能把它们变成宝贝!”王正显开起了玩笑。原来,2017年年初,社区正式启动了自己的餐余有机垃圾处理中心。这个处理中心位于社区北侧,日处理能力1吨,能够以餐厨垃圾为主的有机垃圾等前端分类,加入发酵菌,经过7天厌氧反应,通过生物处理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等资源化物质,实现有机肥的就地回收、处理与利用。

    有了这个宝贝,王家曹村社区的垃圾量有了明显下降,由每天的一个中转箱变为一周两个中转箱。餐厨垃圾经过处理所产出的有机肥料则用在了该社区的农业观光园果蔬种植、花木大世界苗木种植。“这可是纯度为99.8%的优质氮肥,很受大家的欢迎。”王正显说,社区算过一笔账,这些“宝贝”能为种植户节约1/3的有机肥费用支出,实现了有机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实现了良性生态循环。然而,王家曹村社区在垃圾分类处理上还有大文章要做。王功德说,王家曹村社区已经投资300余万元,规划建设一处集餐厨垃圾处置、农业生产垃圾处置、有害垃圾和再生资源回收、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于一体的“静脉产业园”——王家曹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

    目前,这处处理中心已经基本竣工,按照计划,整个王家曹村社区要在11月1日正式实现垃圾完全分类处理。单单一个王家曹村社区,将来一天就能有15吨垃圾的处理能力,到时候,居民把家里的酒瓶子、废纸壳交给社区,将领到比市场价格更高的回收费用。而秸秆等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变成可燃燃料,用于供热,夏庄街道的其他社区都将受益于此。

    绿水青山,清澈记忆重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青山绿水,应该是美丽乡村的“标配”。

    夏庄街道位于崂山山脉西麓,社区多在山间,王家曹村社区东边就有青山耸立,一条水流从山上流淌起来,路经王家曹村南端。不知从何时起,水流边的地就成了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后来不断有人在这里扔垃圾,水流逐渐浑浊,上边漂流着垃圾,早年间的清澈景象早已经变了样。

    在王家曹村社区两委的眼中,这条河流格外刺眼。他们下决心要让这条河流再次清澈起来。自打今年7月份开始,一支施工队伍通过招标,进驻到河边,开始了河道亮化工程。

    14日下午1时,刚吃过午饭,河流整治工地上就热闹起来。十几位工人正在将一棵棵红枫栽种到河道两侧。河道已经被拓宽,两侧铺设了用以美化的塑石,一条景观河已现雏形。

    “这条河道多年未得到维护,河道淤积,整治难度很大。”施工负责人郝宗大回忆,刚开工没几天,单单是淤泥,就清理了6000多立方米。“我们设了六道拦水坝蓄住水,让它四季长流。树今天已经栽下了。你再看河道边,栏杆的孔已经打下了,将来还有路灯,晚上灯光往河水里一照更漂亮。到那时,你们晚上也可以在河边散步。”郝宗大对过来打听施工进展的两位老人说。

    仅在2017年,社区就投入了30多万元新栽了180余株苗木,投资60万元为社区所有绿化带铺设了透水砖,力求让大街小巷没有一寸裸露的土地。河道亮化更是还原青山绿水的重要一环,河道边要新建长度450米的道路,并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配套。对于社区里的采摘园、生态酒店、农家宴的经营者来说,一条依山傍水的景观路,无疑更是一条“迎宾路”。

    风清气正,美丽乡村后劲足

    村美民富,风正人和。

    王家曹村社区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民心,但他们并没有停滞不前,在公共服务、乡村文明和特色产业上,王家曹村社区也有诸多亮点。

    采访当天,居民王正乐正忙着在社区服务中心监控室里调试设备。王正乐将镜头切换到社区会议室,社区广场中央一块大型LED显示屏上同步出现了会议室里的画面。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功德说,老百姓关心社区事务,就更应该让政务透明化,“我们两委成员以后不论是例会还是专项会议,都要在这块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大家看看我们说了什么,商量了什么,事情是怎么确定的。”王功德说,在不开会的时候,大屏幕也不会闲置,每天都通过大屏幕公开社区的账务。

    敢公开,源于有自信。以往王家曹村社区干部和党员代表的例会,经常有人以各种原因请假缺席,社区工作布置不下去,群众诉求也得不到解决。为此社区两委经过研究,推出了党员干部堡垒积分制度,实行奖惩并举,以此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党员不参加会议,我们要扣分;参加义务劳动,我们要加分。达到120分,这个党员就是先进党员、模范党员。积分低的话就要学习培训,合格以后再吸纳过来。以前开会参会率不高,自从打卡以来,党员参会率很高,基本上每次开会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八。”王功德说。

    “周围几个社区,没有我们这儿这么好的待遇。”冷素兰老人说,社区每个月给自己200元的养老补助金,每年还能领到1000元的补助,每人每年还有1800元的分红。而王功德则更看重社区已经实现的“零待业”,只要不到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社区都会想法给安排上一份工作。而对于低收入家庭、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社区每年都要投入80万元,进行社区托养。
    居民们正在享受的,正是社区产业发展结下的硕果。近年来,社区先后投资1.8亿元,建设青岛花木大世界、四季采摘园、青岛言林医院等经济增收项目12个。2016年社区可支配财力达到了560万元,打造成为集休闲采摘、观光餐饮、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阳光社区。 

    ■记者手记 劲往一处使,一个村一个梦

    “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这是王家曹村申报省级美丽新农村示范村时定下的目标。如何实现?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功德说:“唯有共同建设。”

    55岁的居民张爱美,在享受到社区夕阳红福利补助的同时,却感到自己为社区做的事太少。她和70多位年龄相仿的居民一起,主动承担起清洁家园的任务。
    这些居民们对社区的奉献令王功德感动不已。同样让他难忘的就是社区刚刚施行垃圾桶退路的那天清晨,“家家户户都把垃圾装好,没有一个乱扔。多年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一下子改变了,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园更美。”

    诚然,社区干部党员群众基础好、威望高,凝聚力和执行力好,班子优势明显是赢得居民们支持的重要因素,但正如王功德认识到的,每个居民都希望自己家园更美的初衷,才是社区凝心聚力,共建美丽乡村的底气所在。

    一个村,一个梦。王家曹村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正在齐鲁大地的千千万万个村庄中展开。

    《青岛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已经实施,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五美”要求,全域统筹、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实施美丽乡村标准化“十百千”创建工程,每年建设10个集聚类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00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到2020年,实现全域85%以上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要求,基本实现都市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显著改善,环境更加宜居,经济更具活力,公共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平大幅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源:半岛网
    编辑:李铭纯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

    微信图片_20170725160401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