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建“蓝色粮仓”青岛建成11处海洋牧场
2017-10-06 10:37:56
  • 辽阔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在恣意地徜徉……这样的画面,相信你不会陌生。但是,你知道吗?在青岛的近海海底,也有11处这样的“牧场”,成群的鱼、虾、贝也正自由自在地游弋于一个个礁体间。
     
    中科院资深院士曾呈奎1981年提出的“海洋农牧化”设想,如今已在青岛精彩呈现:我市累计完成投资7.23亿元,建成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1处公益型海洋牧场,总面积5890公顷,共投放礁体近197万空方。其中5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基地,4处被认定为省级休闲海钓场。这些集海洋资源开发、渔业增殖、海上游钓、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牧场,已成为青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重要平台,弹奏着“耕海牧渔”的“新曲”。
     
    青岛在全国较早开建“蓝色粮仓”
     
    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青岛一直把建设海洋牧场作为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的关键抓手、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蓝色粮仓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打造全国一流的渔业资源养护基地作为全市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安排7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海洋牧场建设,其中,4200万元扶持增殖休闲型人工鱼礁建设,3000万元扶持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建设。
     
    青岛自2009年开始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已建成龙盘崂山湾海域、金海富源五丁礁海域、华润博达崂山湾海域、鲁海丰石雀滩海域、卓越斋堂岛海域、西海岸灵山湾海域、海泉崂山湾海域、灵山湾海域、老尹家灵山湾海域、金沙滩灵山湾海域等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完成礁体投放近188.2万空方,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完成礁体投放8.8万空方。近三年来,配套开展恋礁鱼类放流700余万尾。
     
    为保障海洋牧场建设取得实效,青岛实行了项目建设年度报批、项目跟踪检查、项目建设年度验收三大制度,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全程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同时,强化了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估,开展人工鱼礁效果跟踪评估,为人工鱼礁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增殖放流让海洋牧场“生态兴旺”
     
    近几年来,配合海洋牧场建设,青岛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在胶州湾、鳌山湾、崂山湾等重点海域,加大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梭鱼、六线鱼等优势水产苗种放流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1.8亿余元,累计放流苗种103亿单位。通过礁区建设和增殖放流相结合,加快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恢复渔业资源,有效提高了海洋牧场综合产出效益。我市已连续多年开展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活动,近三年共有40多家企业、近700名市民认捐放流苗种277万元,增殖放流公益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明显提升。
     
    目前,青岛最早建成的海洋牧场已正常生产三年。通过跟踪监测显示,鱼礁区藻类繁生,浮游生物和水生动物明显增加,同时限制了底拖网作业,减轻了捕捞强度,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底播养殖鲍鱼、海参,一处海洋牧场年收益近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海洋牧场的建设还促进了休闲海钓产业发展,石岭子、王哥庄、五丁礁等海洋牧场均承办过不同规模的海钓比赛,极大提高了青岛海洋牧场和海钓基地的知名度,为青岛现代渔业升级转型、打造蓝色粮仓提供了强大支撑。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2020年,我市海洋牧场将达到9000公顷。未来几年,青岛将以创建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海洋牧场扶持资金投入。以人工鱼礁建设为载体,统筹生态养殖、增殖放流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和休闲海钓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渔业资源养护基地。
     
     
     
    来源:青报网
    编辑:肖璐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

    微信图片_20170725160401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