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风靡,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浮出水面,不少共享单车遭到人为破坏,甚至“虐待”。一些共享单车用户认为,在政府加强规范指导,企业承担管理责任的同时,公众也要文明出行才能共同促进共享单车的发展。
在地铁3号线宁夏路站出入口,看到一辆车座掉落在地的共享单车,路过的市民吴先生对此表示无奈。“可能是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对单车的保护意识太弱,或者是本身素质不够。当然也存在共享单车企业监管不力的问题。”
目前,进驻岛城的各家共享单车品牌均配备有维修人员。据了解,ofo单车为每300辆单车配备一名维护人员,酷骑单车为每500辆单车配备2名维护人员。对于共享单车人为破坏问题,维护人员周先生告诉记者:“可能存在搬掉车座子的情况。最严重的是,这个车被破坏的只剩车架子了,前后轮都给卸了。”
维护人员曹先生对记者说,外地普遍出现的涂抹二维码等现象目前在青岛较少出现,多数人为破坏主要集中在车座和支架。“车座子、车支架、脚踏板比较容易受损,脚踏板主要是被摔坏的,车支架一般是因为车放在这儿,人坐在上面给压坏的。”
共享经济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在信用系统尚不完善的当下,规范使用共享单车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共享单车的保护不仅体现在使用方面,也包括规范提取和存放。运营维护人员孟先生:“如果存放在公交车站或大型商场门口,不要把路堵上,如果人行道有盲道的话,一定不要把盲道给占了。”
来源:青岛新闻中心
编辑: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