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首次担任制片人,潜心一年打磨的《朗读者》带来了什么?
2017-02-16 11:43:23
  • “你有多久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这是董卿作为在央视《朗读者》制作人札记中的知而设问。

    在泛娱乐大势越来越猛的电视行业,董卿花了一年时间打造了一档以“朗读”和“人”为主体的文化情感节目,试图告诉观众“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2月15日,由北汽集团冠名的《朗读者》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制作人札记、公益朗读亭、企业家柳传志等人朗读片段等节目内容视频首次曝光,为节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将在CCTV1和CCTV3黄金档联合播出。这也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转型制作人后的第一个作品。

    在媒体见面会上,节目主创一致推介《朗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通过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的传导作用。

     

     

    董卿首担制作人大梁,人文情怀熔铸节目血肉


    如今主持人出任节目制作人在电视行业已不算新鲜事。主持人担任节目制作人的优势不言而喻,他们多年直面观众,对节目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因而在策划节目、联络团队、整合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董卿经过多年节目一线的锤炼,对于节目内容和节奏的把控力毋庸置疑。一直以知性女神范儿示人的她,在连续主持了13年春晚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等多档文化类节目之后,如愿转型担任制作人,推出全国首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

     

     

    让朗读回归生活,以情感突显文学之美

    《朗读者》的外壳虽是“朗读”,表达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学,但其内核在于情感,“朗读”、“者”、“情感纽带”是节目的三个关键元素。

    每期节目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节目紧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间的情感纽带,既每期节目中的主题词。再有主题词扩展开来,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文化类节目起势:时代的必然,价值的回归


    在阅读环境并不理想的今天,碎片化阅读成国民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步入工作后,由于阅读环境的缺失,除了部分专业类书籍,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

    究其原因,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我们的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确实存在缺失。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此刻或许是文化类节目抬头的绝佳时机。纵观电视节目市场,娱乐类综艺已成红海,而一众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

    (来源:广电独家)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爱城阳”二维码 

     

     城阳大大大大二维码_副本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