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再添支柱型产业 健康服务业跻身全国前列
2016-12-05 09:40:17
  •   为加快推进青岛市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我市近日出台《推进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挖掘我市资源、产业、区位优势,转变政府职能,调动社会力量,扩大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创建 “健康青岛”品牌。 《方案》对全市不同区域资源优势进行整合集聚优化,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四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方案》提出,放宽社会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布局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限制。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心理健康等卫生资源稀缺领域,以及整形美容、健康管理等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多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推动社会医疗机构向高端、专业、优质方向发展。大力引入国(境)外资本和优质医疗资源。

      健全“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医疗服务网格化管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加快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实现社区门诊上转按社区标准报销的医保体系,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开展公立医院中医药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总额控制下的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项目付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结算办法,并与医疗服务质量相挂钩,建立“结余奖励、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全覆盖

      强化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功能,鼓励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护理院、康复医院,规模较小的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开展签约服务,开设家庭病床,推进护理服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将养老服务纳入社区服务统一规划,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服务能力。支持城市二级医院加快向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老年专业医疗服务机构转型。尽快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体检、疾病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全覆盖。

      推进体育场馆等向社会开放

      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推进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单项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到2020年,所有区(市)都要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广场),所有镇(街道)都要建有综合型全民健身设施,所有村(社区)都要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应用针灸、推拿、膏方、药膳等,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扶持优秀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疗养院、中医医院和连锁诊所,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保险

      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引入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承办医疗保险服务。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不断完善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护理、意外、大病保险的模式。推动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发展以生态、温泉、美食、健身、医疗、美容保健等为主题的健康旅游。加快开发海上运动、登山运动和环山、环湖、环岛自行车运动等旅游产品,推出一批水上垂钓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加快绿道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游客参与的劳动体验项目。统筹建设一批养老、医疗、养生一体化的服务综合体,促进养老和保健、旅游等集群发展。实施“旅游 ”战略,重点抓好中医药健康旅游、乡村旅游、海洋休闲旅游等新兴融合业态发展。

      推动医疗检查结果“一单通”

      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器具研发生产,发展数字医疗产品、家庭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和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等健康物联网产品。打造国内一流室内外体育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发挥区位优势,搭建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区域性企业为支撑、地方特色企业为补充的医药销售配送网络。鼓励发展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挥规模效益。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整合健康服务信息资源,加快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支持建设区域医养护呼叫信息平台,构建一体化健康服务网络。加快临床检验、影像和病理等数据共享,推动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一单通”。鼓励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健康咨询、远程诊疗和电子商务服务。加快建设健康物联网,推进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保障医护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方案》要求,实行“非禁即入”原则,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健康服务业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公开规划布局信息,及时公开区域内医疗卫生、养老、体育、旅游、医药产业等领域资源配置情况,并将社会资本兴办健康服务业机构纳入规划,放宽对营利性医院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到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每千人不低于1.5张床位的要求,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健康服务业新兴业态一律不新设审批,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行备案制。规范已设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限。

      此外,《方案》还在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支持、落实土地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优化用人环境方面,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挂职或支医。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安置补助、子女就学、政府特殊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享受政府现有各类人才引进同等优惠政策。保障医护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在养老机构服务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主要目标】

      ●到2018年,健康产业重点领域突出,优势特色鲜明,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健康服务业规模发展、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位于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

      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总体布局】

      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四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即依托市南、市北、李沧、城阳和崂山西部等各类疗养康复资

      源,建设以医疗护理、疗养康复、健康管理为特色的高端健康服务集聚区,打造全球慢病康复愈养基地。

      “两带”,即沿海岸线打造西起胶州湾西海岸北至即墨滨海的沿海健

      康产业集聚带,沿大沽河培育服务胶东半岛、辐射华东及日韩地区的大沽河沿岸健康产业发展带。

      “三区”,即依托崂山北麓区域、胶州湾北部红岛区域、西海岸灵山湾区

      域,建设崂山湾国家健康产业先行先试区、红岛药械研发制造示范园区、灵山湾全国海洋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化基地等三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

      “四组团”,即统筹城乡发展,在即墨打造以体育健身用品研发生产为主的国际体育产业园区和鳌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在胶州打造健康食品研发生产基地和以养老社区为主题的健康疗养基地;在平度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游乐、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在莱西打造包括极限运动、赛马、钓鱼运动在内的国际体育休闲活动基地。

     

    112

     

    编辑:陈奇

    来源:青岛新闻网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爱城阳”二维码 

    城阳大大大大二维码_副本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