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这些老手艺,你知道他们历史有多悠久吗?
2016-10-28 09:17:55 青岛城阳广电
  • 你知道吗?

    城阳可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区

    从建城到发展演变

    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来看看这些

    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

    和老手艺吧

    看看我们城阳的故事 

    一、沙沟糖球制作技艺 

    a1

    沟糖球制作技艺是城阳夏庄李家沙沟社区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年,李家沙沟社区家家户户种植山楂树,一般在每年的霜降前后采摘,用泥缸在阴凉处存放,储存大约一个半月左右,在元旦至清明期间制作的糖球口感最好,山楂肉绵,酸甜可口。由于糖球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有健胃开脾,消食化痰之功效,所以深受老百姓喜爱。

    二、马家台刺绣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自明朝永乐2年马家台建村开始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建村时到马家台落户的妇女从外地把刺绣的手艺引入,经过不断的工艺革新,到清朝中叶随着人口增多,马家台刺绣得到了发展。

     a2

    马家台刺绣的品种很多。初始只绣枕头、鞋面。到清朝中期品种繁多,大到妇女婚嫁时的嫁衣、披肩、枕头;小到鞋面、荷包等。花色也从单一演变到有龙、凤、鸳鸯戏水、牡丹、鱼、荷花、梅花、花边、佛教梵语等各种花鸟图案。刺绣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工具之一叫做筝子,两个竹圈,把布夹上、绷紧。筝子分型号有大小,大的直径约2尺,小的约半尺,分绣件的大小而定,同时筝子分圆筝和长方筝。圆筝是两个竹圈套起来,长方筝是一个竹框,把布绷上。长方筝较大,主要是绣大件,如衣服、被面、枕头等。其他工具有针、线。绣花针和绣花线以图案型号大小、颜色为要求,种类繁多。

    三、西城汇黑陶制作 

    a3

    西城汇黑陶生产始于明代,兴于清代,解放后达到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城汇人就开始生产罐盆,从事黑陶制作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西城汇村民开始生产砖、瓦,手工精细,成为当地土木建筑的重要材料。民国初年,改生产土瓦为生产洋瓦,分青红两色,产品畅销省内外。罐瓦盆生产,是西城汇村民祖辈流传的传家宝。社区出产得天独厚的黑粘土,加之村民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土窑烧制出的罐盆色泽光亮,敲打声音清脆、响亮,其泥盆盛稀饭不洌,饭罩热馒头不湿皮。清末民初,田世茂、辛开统等人制作黑陶,技艺精湛闻名乡里,制作的罐、盆等器皿漆黑光亮,胎薄坚硬,式样美观;制作的花盆、脸盆、香炉、卦炉纹印清晰,造型奇巧;祠堂、庙宇等古建筑用的俗称狗子兽望天吼东望西撒及小型烧酒用具、船上盛甜水用的甏、及网坠等皆能制作,畅销各地。西城汇黑陶制作技艺:一是选料及和料;二是拉胚;三是烧结。
    四、周氏流亭猪蹄 

    a4

    周氏流亭猪蹄,是城阳流亭鑫复盛大酒店的传统手工技艺食品。历七代,150余年,其工艺流程世代相传,闻名域内外。据《周氏族谱》记载及后人口述,周氏流亭猪蹄创始及成名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民国初期,逊清的宫廷大员劳乃宣、王序等人避居青岛,对岛城名吃一一品尝,对周氏流亭猪蹄尤为偏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主政青岛的沈鸿烈市长批准重修流亭古观音寺,约同朝野大员和乡贤士绅一百余人为修庙发起人,一时间流亭群英荟萃,周氏流亭猪蹄成为这些达官贵人的盘中美味,名声尤振。周氏流亭猪蹄色泽鲜嫩,滋味鲜美,清爽不腻,咸淡适中,肉质软硬适度,组织紧密有弹性,制作技艺精良。
    五、大面子酱猪脸 

    a5

    大面子(酱猪脸)是城阳地区民间节日供奉、馈赠、烹食猪头肉的俗称。青岛北国之春大酒店有限公司,根据民间习俗及传统制作工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手工技艺食品。清代中期,随着城阳大集的形成和民国年间城阳商业的兴起,在城阳出现了生猪市场和专事屠宰及买卖烹食猪头肉的店铺。现北国之春大酒店总经理刘淑玲的祖父刘成桂开设中药铺,并酷爱研究餐饮,经常与这些业户在一起研讨,改进了猪头肉烹食配料和制作工艺,并编成秘诀流传至今。城阳大面子(酱猪脸)制作工艺传统悠久,地域特色鲜明,是城阳民间最具影响力的肉食品之一。
    六、流亭大馒头 

    a6

    流亭大馒头,是城阳流亭东流亭社区传统手工艺食品,历六代150余年。其工艺世代相传,是青岛一大名吃。其特点是口感好,清香微甜,软硬适度,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保持了小麦的原质原味,已成为青岛一大品牌。据《胡氏族谱》记载及后人传述,流亭大馒头是胡氏第十五世胡象球始创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后),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民间的婚庆喜事、生日庆典、生子添喜、馈赠亲友、摆设供品等所需花样一应俱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七、洼里盘鼓 

    a7

    洼里盘鼓既可以作为场地表演,也可以行进中表演,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形式。经进一步加工整理的洼里盘鼓,分列五个乐章,由62人组成,40面鼓,20副镲,演奏时响声震天,气势宏大,在民间影响久远。洼里盘鼓起始于明万历年间。其时,今流亭街道胡氏七世祖胡文翠在河南汝宁府西平县任典史,经常参加当地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胡文翠告老回乡后,组织乡民依鼓谱进行演练。因此现在的洼里盘鼓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风味。清初,胡文翠的曾孙、著名理学家胡峄阳与孙笃先、蒋清山三人对先辈传下的鼓谱共同研究推敲,使洼里盘鼓的演练程式日臻成熟。数百年来,遇有庆典、祭祀、节庆等活动,洼里盘鼓均作为主要演出项目参与表演。
    八、上马海鲜传统腌制技艺
    据《上马街道志》记载:上马街道地处胶州湾北岸一线,历史上其渔业资源丰富。自清末始,上马沿海一线的海港码头就设立鱼行,为保证海鲜不受霉烂之害,便加食盐将捕获的海鲜腌制以便保存。

     a8

    上马海鲜传统腌制技艺有多道工序,需要用特制的刀具和海盐(大块盐)及粗瓷大缸,经过选鱼、割鱼、腌鱼、发酵几个步骤。海鲜腌制技艺这一传统技法全靠师徒言传身教而在民间传承下来。

    腌制古眼鱼最具代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上马小海鲜腌制也极为广泛,腌制的黄花鱼、腌末货、腌琵琶虾、腌虾酱、腌小蟹、腌杂鱼等也深受百姓青睐。

    九、寺后老烧锅酒

    a10

    寺后老烧锅酒始于民国年间,是纯粮酿造清香型白酒。酿制工艺用料极其考究,麸皮曲选用优质麸皮作为原料,加入独特培养的菌种,经蒸煮、摊凉、保温后做成独有的曲块,酿酒技术则采用精湛的传统纯手工工艺。历经于氏家族四代潜心研究和改进,选用优质高粱,玉米作为原料,加入崂山山泉水发酵10-15天后出池蒸馏出酒。寺后老烧锅酒在窖中以特制陶缸储存,窖藏三年以上才能勾兑出厂。寺后老烧锅酒有着独特的口味和品质。

     a11

    这些老手艺

    许多都是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

    经过了百年的传承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编辑:李铭纯

    消息来源:青岛城阳旅游

    “爱城阳”手机客户端下载方法:

    扫描下方“爱城阳”二维码

     

    城阳大大大大二维码_副本_副本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