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警务青岛公安创新服务
2016-09-26 09:11:07
  •  在青岛,公安系统一系列“互联网+警务”的创新实践引人注目:利用点线面全覆盖的“天网”让违法犯罪“秒现行”、登录门户网站就能办理公安业务、自主研发的出入境证件办理APP预约服务……顺应网络时代的群众需求,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强力推动现代警务变革,维护社会稳定,这种互联网时代的“云上服务”正成为平安青岛建设的新基因、新载体。

      今年6月27日晚10时许,市民王先生到市南公安分局金湖路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当天晚上7时许将摩托车停在宁夏路附近一饭店门口,饭后发现摩托车被盗。接警后,公安部门迅速调取了周边100余个监控探头,发现了嫌疑人盗窃后的行驶路线和体貌特征,随后借助视频监控一路追查嫌疑人,在华阳路附近一处网吧将其抓获。这样的视频监控,被称之为“天网”,在市区公共场合随处可见,一张精心编织的天网正守护着“平安青岛”。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自2013年开始,我市开展为期三年的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目前已构建起40余万路监控系统,对全市单位、设施、场所、道路、小区、村庄和治安复杂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了所有人员、车辆在青岛市进出留痕迹、运行留轨迹。同时,我市依托“天网”工程建立了三级监控中心,组建了1100人的图像监控值守队伍,运用云检索、大数据、智能图像识别等新技术,深入开展视频巡查、图侦作战,实现“天网”、“巡控网”、“互联网”三网联动。

      一个个互联网时代的新利器与传统警务工作方法交相辉映,编织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守护着“平安青岛”:今年以来,公安部门运用视频技术破获各类案件7000余起,全市破获刑事案件同比提高7.7%,命案实现全破,命案数量同比下降20%;侦破多发性侵财案件1.5万余起,“两抢”(抢劫、抢夺)案件同比下降36%,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9%;在全市机动车年均增长15%的情况下,盗窃机动车案件比2009年下降了6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也助推了公安服务转型升级,通过自主研发的电脑端与移动端服务平台,全面融合了车辆及驾驶人管理、事故处理、交通组织、安全监管、便民服务等公安管理的方方面面,群众舞动的指尖勾勒出“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现实。

      以往,企业和个人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或区市公安机关查询公章备案信息有这样一种体会:现场办理公章备案、公章咨询、领取公章等业务相互掺杂,排队等候时间较长。今年,随着公章备案网上查询系统的启用,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市民登录青岛公安网,足不出户就能查询相关信息。“到今年年底,公章备案微信查询服务也将开通,届时,企业和个人只要添加‘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进入相关界面就能实时查询。”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有关负责人说。

      “互联网+警务”更触发了公安改革的蝴蝶效应,不仅创新了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的新手段,更为深化公安改革提供了新动力、新亮点。

      “我以前是‘黑’交警的,今天‘黑’转‘粉’!”今年7月29日晚,胶州湾海底隧道黄岛进出口,市公安交警部门首次使用“微直播+无人机”方式,开展夜查酒驾现场执法。当晚,7906名网友观看直播并留言互动。“执法微直播使警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也有效震慑了酒驾等交通违法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处副处长曲海青说,自6月30日青岛交警部门开展执法微直播以来,共开展酒驾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治理等十余次交通违法整治直播,六万多名网友观看直播并点赞支持。

      市公安局还搭建了以“微博大厅”“微信矩阵”为框架的微警务建设模式,汇集20个公安部门、82项功能的业务需求;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打通数据通道,形成两级“微警务”公众号集群,并鼓励派出所、社区民警建立特色订阅号、微信群,形成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微警务”服务体系,确保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