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为居民带来便利,居民家门口看病方便,能解决不少头疼脑热的小病。但受到人们就业观念的影响,基层医疗机构招聘医生并不容易,除了常规的事业单位招考外,基层医疗机构想方设法吸引专家进社区,包括特邀、返聘退休专家等方式,以提高家庭医生的实力。记者近日采访多名家庭医生,让市民了解这个群体的工作现状。另据了解,崂山区为了充实家庭医生力量,今年起将订单培养医学生进村卫生室,此举开了我市先河。
返聘18年乐于服务婴儿
在李沧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无人不尊敬66岁的杜贞花,因为她自从1998年内退后,一直拿着微薄的工资做一线工作,期间有很多社区医院或民营医院来“挖墙脚”,但都被她拒绝了,最高的能把工资开到6000多元,“不是不想挣钱,是觉得这里更适合自己,选择做什么,应该心甘情愿才最好。”杜贞花在李沧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18年,一直没动过。
“基层工作太累了,我所在的儿童保健综合科,医生少任务却很重,李沧区0-6岁的儿童体检都在这里。”中午下班前记者采访她时,杜贞花刚为第30个婴儿做完体检。在这个岗位上坚持那么多年,除了对自己职业的敬畏,喜欢孩子也是一个重要理由,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杜贞花都感觉充满了力量。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量大的时候,她很容易感到劳累,但是她也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没有丝毫的懈怠,尽心尽力为每一名儿童做好体检。“早几年中午休息还能出去溜达,现在得好好歇着,不然影响下午的工作。”
“当时刚退休的时候选择这里,觉得这里是公家单位,待遇少点无所谓,是代表政府为群众服务,心里特别踏实。”杜贞花说,退休前她在橡胶集团职工医院工作,工资是1400多元,被返聘却只有300元工资,一起退休的同事都拿这事打趣,可杜贞花充耳不闻,不仅把自己的内科工作做好,还去参加妇儿保健的培训学习,逐渐成了一把好手,这一点是很多人难以理解却不得不佩服的。“工作上基本都是内科的事,对我来说没有障碍,现在主要是做婴幼儿健康查体,有的民营医院让我去帮忙,但我知道依我的性格,一定干不了几天。”杜贞花的脾气很好,但她却为基层的医疗人才梯队着急,很多社区医院人手不够,返聘医生虽然能顶上,但不是长久之计。她希望年轻医生就业时考虑一下基层,也希望政府有更好的政策扶持基层医生发展,居民家门口的医生应该受到更多重视。
家庭医生期盼更多交流学习
家庭医生的工作很杂,除了本专业的医疗工作,还要对社区医保政策十分熟悉,比如门诊统筹、转诊、门诊大病等,在专业上则更需要触类旁通,“全科医生”的要求,让家庭医生们需要学习更多。
市南区人民医院香港中路门诊部医生于欣,专业学的是口腔科,除了家庭医生的工作,她在口腔科的学习深造方面不遗余力,“全科医生的工作必须要做,上学时都学过,但本专业也应该更精通。”说起家庭医生的工作,被派到门诊部工作8年多的她深有体会,尽管病号多数是进入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但大医院的医生突然被调到基层,一时半会难以承担各种工作,“服务对象很固定,但工作很复杂,特别锻炼人,只要有足够的人才梯队,家庭医生们很容易成为居民最欢迎的健康守护者。”于欣特别关注家庭医生的专业培训,不论是去三甲医院交流学习,还是去外地取经,她都尽力为同事争取机会。
作为口腔科医生,她此前在青岛市口腔医院进修一年,让她开阔了眼界。于欣对那一年的辛苦记忆犹新,不仅要在医院做好进修,门诊部的工作也不能丢下,平日大多数时间她在门诊部工作,到了口腔医院最忙碌的周六周日,她就放弃休息去医院坐诊、学习,“那时候恨不能一分钟掰开了用,坚持下来收获很大,水平实实在在提高了一格,尤其是临床经验和眼界方面。”于欣表示,在香港中路门诊部,很多医生都是从市南区人民医院总部派来的,有稳定的人才梯队,所以还不是很愁人员问题,至于待遇,医院执行同工同酬的政策,医生不会因为编制问题而工资低,事实上大家的工资都很令人满意。但她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们需要更多的培训,如果家庭医生被事务性工作或常见病完全占据,水平也是很难提高的,只有学习提升,家庭医生才能为居民服务得更好。
市属医院专家进社区坐诊
从七八年前社区医院的门可罗雀,到如今不少社区医院门庭若市,这个变化不仅依靠医保政策的扶持,还有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记者从市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了解到,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市南区不仅推动医联体合作,还更早推行了“名医进社区”工程,常年邀请市属医院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每年坐诊千余人次,为万余人次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糖尿病领域专家周晨虹副主任医师便是其中的一位,她作为第二批次的入选医院专家,长期在中山路街道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在社区坐诊,也经历了人少到人多的过程,平均来说每半天十多名病人就诊。”市第九人民医院糖尿病门诊副主任医师周晨虹介绍,她每周五下午坐诊,周围的居民都知道她何时来,不着急的问题都凑这个时间来问,“基层的慢病管理的确很重要,有的老人总觉得自己血糖控制很好,实际上一塌糊涂,需要住院调理的太多了。”周晨虹发现,病人的一个很大误区是药品选择,她在医院坐诊,开药前都问问病人社区有什么药可买,然后再开药,她也时常科普别总迷信外国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长期坚持和效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总希望到大医院看病,对这一点周晨虹也觉得无可厚非,“我们应该努力让大家适当选择社区的医院,这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周晨虹对自己的“家庭医生”身份十分喜欢,她不仅成为医院和社区之间的桥梁,更以“出诊”的形式接触到更多病号,“和我们一起在社区坐诊的专家很多,尤其是几位市立医院的同行,在医院时病人都抢着挂他们的号。”周晨虹表示,名医进社区的活动为很多大医院的医生创造了更接地气的机会,病情简单的患者立即处理,复杂的建议转诊治疗,如果以后这种机制更加成熟、普遍,一定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市南区已经坚持了那么多年,实在不容易,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地方尝试,最终结果都是让居民在家门口解决健康问题。”
基层医院急需新鲜血液
目前,六区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共760家,六区社区家庭医生4835名。记者采访了解到,家庭医生的组成,已经出现老龄化的迹象,只有部分社区年轻医生较多,而新参加工作的医学院毕业生,是新进人员的主力。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都在返聘退休医生进社区,他们在很多基层医院,都成了家庭医生中的主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依靠退休医生的返聘,很难让基层医院形成家庭医生人才梯队,大学生招聘依然是主流。为此,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以此带动更多年轻医生走进基层。
记者采访了解到,崂山区共有380名乡村医生,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45%,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约五分之一。近几年,崂山区在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建立提升学历奖补机制、实行一体化卫生室乡村医生绩效考核补助、执行基本药物补助制度等方面给予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很大的投入和关注。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协调发展,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了《崂山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指为重点充实农村卫生室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依据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需求而实施的医学生免费定向培养,要求志愿并获准接受免费培养的学生须按协议约定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资格,并按协议约定定向就业。
根据目前的规划,今年的专科录取中,将启动“订单培养”的志愿填报。学生必须承诺完成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及以上高等医学教育,取得毕业资格,且在定向服务单位——即农村一体化卫生室连续工作至少6年,承担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职能。可享受“两免一补”,即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并发放定额交通补贴。据介绍,此次培养的学校为山东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首批将招20人,签约后上学三年,专业为临床医学,毕业后从事全科医生工作。
对今年的毕业生招聘,我市也将让毕业生享受“两免一补”,按照订单培养的条件,核定毕业生的定额成本。“也是执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为招聘来的大学生发放补贴,住宿费和学费、生活费发给入职人员。”崂山区卫计局工作人员郭鹏介绍,在村卫生室的服务期也是6年,服务期满后可自由选择,第一批招聘人数为20人,今后将陆续招聘。如果违约,须返还费用并支付违约金。此类招聘相当于是“订单培养”的后置模式,入学时没签约,但却在入职时享受同等待遇。
来源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