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草案)近日向社会公示。规划提出,我省将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构建城乡协调、健康有序的城镇体系,形成区域和谐互动、城镇化健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根据规划,203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5%左右,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将达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
壮大四条城镇发展带
规划显示,山东省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坚持海陆统筹、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山东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道路。到2020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左右,至2030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在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山东省将构建四级中心城市体系,济南、青岛为区域中心城市,临沂与烟台、济宁同为地区中心城市。到2030年,全省将建立“双核、四带、六区”网络化城镇空间体系布局。其中,济南、青岛为两个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全省城镇加快发展。壮大济青聊、沿海、京沪、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其中济青聊城镇发展带以胶济—济聊铁路、蓝烟—烟威铁路和高速公路复合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向西与中原经济区发展轴对接,在全省的中脊地位将更加凸显。而沿海城镇发展带由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沿海城镇组成,将成为联系东北和东部地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通道。京沪城镇发展带则以京沪高铁、京沪高速等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联系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世界级城市群。另外,鲁南城镇发展带将依托日菏通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形成独特的文化带和产业带。
除了四个城镇发展带外,山东还将培育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形成全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
到203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500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临沂、烟台两市城区人口达到300至500万人,成为I型大城市。淄博、枣庄、东营、潍坊等12个城区人口100至300万,成为Ⅱ型大城市。同时,山东省到2030年将建成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5000个中心村、4000个特色村。
青岛共有包括李哥庄、铺集、胶莱、龙泉、田横、蓝村、南村、新河、明村、姜山、南墅、店埠、王台、泊里在内的14个镇被列入全省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名录。
编织“四纵三横”综合交通网
在交通体系打造上,规划提出,我省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高等级公路为网络,以港口、机场、轨道站点和公路枢纽为节点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网骨架由“四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组成。其中“四纵”是青烟威日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滨临通道;“三横”是济青通道、德龙烟威通道、菏兖日通道。
其中,在高速公路方面,完善“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覆盖除长岛县以外的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机场和主要港口。在铁路网方面,重点建设青连铁路、大莱龙铁路、龙烟铁路等项目;规划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省17市的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辐射至周边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等城市。在航空方面,构建“三干十三支”民用运输机场总体布局。建议近期迁建青岛、潍坊、济宁机场,建成日照、菏泽机场,改扩建济南、临沂、东营机场,远期建设泰安、枣庄、淄博、滨州、聊城、德州机场,适时迁建威海机场。在综合交通枢纽方面,青岛以建设国际、国内重点港口城市和东北亚航运中心为目标,发挥青岛港为龙头的港口群带动作用,形成服务全国、服务山东多式联运结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为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我省将加快编制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适时开展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济宁—枣庄—菏泽、临沂—日照等城镇密集区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镇、乡规划,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编制相应保护规划。
据了解,此次规划草案由山东省住建厅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公示日期至12月26日截止,公示期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规划有何意见或建议,都可向省住建厅反馈,详情可登录山东省住建厅官方网站。
(本文转自青岛新闻网)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长摁图中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以下载“一城阳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