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着手制定“海绵型”城市规划 缓解用水压力
2015-09-21 14:37:06 大众网
  •          201407080409251812

          9月19日,市政府邀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章林伟副司长来我市举办海绵城市建设专题讲座。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和数据,全面、系统地解读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及政策。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目前岛城正在着手制定“海绵型”城市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方面的技术规范、推进措施等前期工作。 
      “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发挥城市绿地、水系等吸纳、蓄渗和缓释雨水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促进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途径。章林伟副司长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和数据,全面、系统地解读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及政策,并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 
      青岛是缺水城市,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建、城管、水利、交通、环保多部门,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多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手段进行系统治理。记者从青岛市城乡建设委获悉,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关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已经完成工作方案制订。下一步,将抓紧制订完善规划、设计、审图、建设、验收等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 
      据了解,中德生态园将作为重点示范区,按照“绿色、低碳、和谐、共融”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建设,保留40%的生态绿地,建立以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为基础,涵盖绿色建筑、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绿色交通等专业的绿色规划体系。
      在过城河道综合整治中采取生态治理方式,逐步解决护岸、河底硬质化的问题,建设生态护岸,增加蓄水设施拦蓄雨水,通过建设湿地、水生植物等方式净化水质,一些河道的生态明显改善。在李村河下游、张村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中,建设11.8公里河中渠和一处容量1万立方的雨水调蓄池,解决初期雨水对河道污染;建设11道拦蓄水坝,入海口建设1处跨度287米的挡潮闸,项目建成后拦蓄水量达130万立方,解决海水倒灌对河道生态的破坏,逐步修复李村河、张村河自然生态。 
      近几年,青岛市还加大了城市绿道、步道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市域、城区、社区3个级别和都市型、滨海型、滨河型、山林型4种类型绿道系统建设,形成中心城区和周边四市多网串联、以滨海绿道和大沽河绿道为骨架的绿道系统结构,绿道建设多采取透水铺装,最大限度地让雨水下渗,到2016年青岛市绿道建设长度将达540公里。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城阳电视台
×